2014-02-12 19:23:00

教宗方济各2014年2月12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感恩圣事(2)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2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继续讲授关于教会圣事的要理,延续上周三“感恩圣事”的要理讲授,他这周三谈了感恩圣事与信仰生活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的要理讲授全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在上次要理讲授中,我指出感恩圣事把我们带入与耶稣和他奥迹的真正共融。现在,我们可以就感恩圣事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就教会和每个基督徒的关系,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们如何参与感恩祭?我们去参与主日弥撒时,是如何度过的?这仅仅是一个节日、一个固有的传统、一个找回或感到心安理得的机会,或者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有一些非常具体的迹象,能显示出我们参与感恩祭的状况;这些迹象会告诉我们自己是否善度感恩祭,或者有些不妥之处。第一个迹象是“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在感恩祭中,基督重行祂在十字架上的祭献。祂的一生都是为爱而彻底奉献自己的行为;因此,祂喜欢与门徒和群众在一起,能够了解他们。这意味着祂分享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困难,以及影响他们心灵和生活的事情。当我们参与弥撒圣祭时,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青年、老人和儿童;穷人和富人;本地人和外乡人;有家人陪同的和独自一人的……。然而,我所参与感恩祭,是否让我觉得他们的确是我的弟兄姐妹?是否让我更有能力与乐者同乐、与忧者同忧?是否推动我去关怀穷人、病人和受排斥者?是否帮助我从他们身上认出耶稣的面容?我们大家去参与弥撒,是因为我们爱耶稣,而且愿意在感恩祭中分享他的苦难和复活。但是,我们是否按照耶稣的意愿,去爱那些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呢?例如:这几天我们在罗马看到许多社会问题,或者因为对整个地区造成巨大损失的降雨,或者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失业。我问自己,我们每个人都问自己:我这个去参与弥撒的人是如何对待这问题的?我尽心尽力帮助、关怀有这困难的人,为他们祈祷吗?或者我有点不在乎?也许我热衷于闲聊:你看那女人是如何打扮的,或那男人身上穿什么?……有时在弥撒结束后是否有这种情况?有的。可是不该这样做!我们必须为有需要、患病及有难处的弟兄姐妹们操心。我们想到今天在罗马处境困难的这些弟兄姐妹,他们被连绵的阴雨和雨水造成的灾难所困扰,还有社会上的工作问题。让我们请求耶稣,我们在感恩圣事中领受的这个耶稣,帮助我们向他们伸出援手。

第二个迹象非常重要,是“感到蒙赦免和准备宽恕”的恩宠。有时候人们会问:“为什么要去圣堂?我看到经常参与弥撒圣祭的人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罪人。”多少次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事实上,谁参与弥撒,并不是因为他自认为或愿意显示自己比他人更好,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始终需要被天主的仁爱所接纳和再造,这爱藉着耶稣基督成了血肉。若我们每个人不觉得自己是需要天主仁慈的人,不觉得自己是罪人,那最好就不要去参与弥撒!我们去参与弥撒,因为我们是罪人,愿意接纳耶稣的宽恕,参与祂的救恩行动,祂的宽恕。我们在弥撒开始时念的《悔罪经》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忏悔!我是罪人,承认过失!弥撒是如此开始的。我们切不可忘记,耶稣的最后晚餐发生在“祂被交付的那一夜”(格前十一23)。我们每次聚集一起举行感恩祭时,基督为赦免我们的罪,藉着我们所奉献的面饼和葡萄酒,再一次祭献他的身体和血。我们应该像罪人那样谦卑地参与弥撒,上主会使我们与祂重归于好。

最后一个重要的迹象,涉及感恩祭和我们基督徒团体生活之间的关系。要常记得感恩祭不是我们的行为;不是我们在纪念耶稣的言行。不是的。它完全是基督的行为!是基督在行动,祂临在于祭台。这是基督的祭献,祂临在其中,把我们聚在祂周围,用祂的圣言和生命滋养我们。这也意味着教会的使命和身份都源自那里,都源自感恩祭,始终在那里初见成形。一项宗教仪式在外表上可以是无可非议的,非常美好,可是若不将我们引向与耶稣的相遇,就不会给我们的心和生命带来任何养分。相反的,经由感恩圣事,基督愿意进入我们的生命,使这生命充满祂的恩宠。这样一来,在每个基督信仰团体中,礼仪与生活就会协调一致。

让我们心中充满信赖和希望,想到耶稣在福音中所说的话:“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若六54)。让我们在参与感恩祭时,本着信德、祈祷、宽恕、忏悔、共同喜悦,以及关心穷人和众多弟兄姐妹之所需的精神,坚信主耶稣将实现祂对我们的许诺:永恒的生命。阿们!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