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chivio
2013-05-09 19:35:46
主日弥撒讲道(丙年复活期第七主日)
耶稣在天父那里
主内的兄弟姊妹:
普世教会在星期四庆祝了耶稣升天节,但有些地方教会也为了教友的方便而移到主日庆祝这节日。耶稣升天很明显地并不是升到天空中去,而是升到天父那里去。所以当门徒们观望耶稣被举上升时,就有两位天使问他们说:「加里肋亚人哪!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望着天空呢?」(宗一11)。望向天空因此是看不到耶稣的;耶稣不在天空中,而是在天父那里,也就是在这主日的第一篇读经中,斯德望所看见的天主的光荣那里,在天主的右边(宗七55)。
我们上个主日默想和反思了「耶稣到天父那里去」。耶稣「去到天父那里」是去到爱和共融当中,去到完整和圆满当中,为给我们成全祂与天父的大爱。沿着连贯发展的主题,我们在这主日继续看看「耶稣在天父那里」对我们作为基督信徒的意义。
让我们从两个提问开始:耶稣以怎样的身份「在天父那里」?耶稣「在天父那里」做什么?这两个提问可以作为背景,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天父那里」对我们生命的特别意义。
耶稣以怎样的身份「在天父那里」?耶稣的身份与他的名号直接相联。在这主日的弥撒读经中,我们看到几个耶稣专属的名号。耶稣的第一个名号是主,「在天主右边的主」。 这个名号回应达味的圣咏第一百篇1节:「上主对我主起誓说:『祢坐在我右边,等我使祢的仇敌,变作祢脚的踏板!』」。圣保禄则从另一个观点,以耶稣的名字本身来宣认耶稣是主,他说:「天主极其举扬基督耶稣,赐给了祂一个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听到耶稣的名字,无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无不明认耶稣基督是主,以光荣天主圣父」(斐二9-11)。耶稣原本具有天主的性体,但他却完全地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降生成人。在天父那里,耶稣现在可以再次完全地与天父同等,与天父平起平坐,作我们的天主。
耶稣的第二个名号是「『阿耳法』和『敖默加』,最先的和最后的,元始和终末」(默廿二13)。 这个名号说明耶稣的天主性,它的意义与下一个说明耶稣人性的名号紧密相连:耶稣是「达味的根苗和后裔」(默廿二16)。这两个名号向我们说明了耶稣真实的身份,他是真天主也是真人。耶稣真天主和真人的身份是救恩的身份,而耶稣这救恩的身份又更清楚地表明在另一个名号当中:耶稣是「明亮的晨星」(默廿二16)。其实,耶稣的名字本身就是救恩,「耶稣」这个字在希伯来文的字意上就是救恩。那么耶稣带给我们的救恩是怎样的救恩呢?它是一个如晨星般的救恩,也就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救恩。圣史若望在福音中已经告诉我们说,耶稣是「那普照每人的真光」(若一9),而在默示录第廿一章23节,若望又说耶稣也是新耶路撒冷城的光,永恒救恩的光:「那城不需要太阳和月亮光照,因为有天主的光荣照耀她;羔羊就是她的明灯。万民都要借着她的光行走」。
耶稣「在天父那里」做什么呢?耶稣在天父那里不断地光照我们生命的行程,赐给我们救恩。这是积极为我们辩护的救恩、护慰我们的救恩。在路加福音第廿一章12-15节,耶稣论及基督信徒未来的苦难说:「为了我名字的缘故,人们要下手把你们拘捕、迫害、解送到会堂,并囚在狱中;且押送到君王及总督之前,为给你们一个作见证的机会。所以,你们心中要镇定,不要事先考虑申辩,因为我要给你们口才和明智,是你们的一切仇敌所不能抵抗及辩驳的。」基督信徒的苦难是一个作见证的机会,在天主的右边耶稣会亲自为我们辩护,做我们的护慰者。耶稣甚至为我们自己的罪过辩护,救赎我们。若望就这么说了:「我的孩子们,我给你们写这些事,是为叫你们不犯罪;但是,谁若犯了罪,我们在父那里有正义的耶稣基督作护慰者。祂自己就是赎罪祭,赎我们的罪过,不但赎我们的,而且也赎全世界的罪过」(若壹二1-2)。耶稣不但要作我们的护慰者,祂还要赐给我们另一个护慰者,就是圣神,似乎是为了确保我们获得护慰的救恩。耶稣说:「我也要求父,祂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祂永远与你们同在」 (若十四16)。
耶稣「在天父那里」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我们上个主日说过,耶稣「到天父那里去」是去到天主完全的爱和共融当中,去到天主的完整和圆满中。现在,耶稣「在天父那里」就能以祂真天主和真人的身份,让我们所有人在现世中就开始参与天主的爱和共融,投人天主的完整和圆满。这也就是说,因着耶稣在天父那里与天主同在,我们在现世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能够与天主同在,真实地品尝到天主。这就是救恩的生命。
在这主日的福音中,耶稣向天父祈求说:「我在他们内,祢在我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好使祢对我的爱存在他们内,我也在他们内」(若十七23,26)。基督信徒的合一是一个见证的标记,它同时源自天主圣三的共融,也趋向天主圣三的共融。若基督信徒破坏这合一,就是在作信仰的反见证。因此,我们不要相反合一,而要促进合一,以我们生活的信仰见证「耶稣在天父那里」圆满的共融和爱。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