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16:12:36

主日弥撒讲道(丙年常年期第二- 五主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越过常年期华丽的门槛

主内的兄弟姐妹:

教会礼仪庆典的读经编排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这套编排系统为的是帮助我们更稳健地踏入生命的领域,好使我们能在教会内一同跟随耶稣,与耶稣一同生活、一同庆祝生命。在这丙年的礼仪年,礼仪的读经编排以《路加福音》为主轴,再以旧约和新约的读经来衬托出每个主日福音的主题。可是,为了让我们更认识《路加福音》的耶稣基督,丙年礼仪庆典也选读了《玛窦福音》和《若望福音》的一些章节。如此,我们就能完整、且亲身地体验耶稣基督的救恩奥迹,「因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宠成义,成为永生的继承人」(铎三5-7)。

上个主日,主耶稣受洗庆日是圣诞期的结束和常年期的开始,所以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主日。福音选自《路加福音》,据圣史路加的叙述,耶稣在受洗时,天开了,天主向人确证耶稣是祂的爱子。这位天主子耶稣开启了末世的时代,也就是天主决定性救恩的时代。他马上就要离开隐密的生活走进公开的生活,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显示自己是「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让人从此能直接地接触天主,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享受天主的福乐。

这个主日,常年期第二主日是常年期的门槛,而且是装饰华丽的门槛。我们在这里受到热情的款待,预先品尝耶稣基督将带给我们的恩惠,大致展望未来生命的富饶。常年期第二主日的福音每年都选自《若望福音》。今年丙年,我们享见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在加纳的婚宴中把水变成酒,而且是大量的上上等好酒。《若望福音》称耶稣行神迹的行动为「耶稣显示自己的光荣」(若二11),明确地给我们指出,耶稣的光荣就是人人得享幸福喜乐,而且是积极、有所行动的幸福喜乐。

在众多圣经引用的图像中,婚姻占有特殊的地位。婚姻体现由天主制定的结合,生命与命运连系的盟约。这盟约要求忠贞、相互的信任、相互的给予。在天主与人的结合中,天主自称是新郎,人是新娘。天主主动向人表示爱情,而人则自由地回应天主的爱。这种爱的表示和爱的回应产生一个永不破裂的结合,因为天主从不向人收回祂的爱,即使人对天主不忠,天主还是对人忠实到底。因此,在以色列子民的历史中,人常对天主不忠,先知们引用通奸、卖淫、背弃等字眼来指责他们,但同时也强调天主要与人重新立约,重新宠爱他们,重新将他们当作配偶。

这就是本主日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读经一的信仰背景。它清楚表明天主主动打破缄默,主动为了耶路撒冷不停歇地劳作。耶路撒冷原是天主子民的总称,在耶稣来临后,完全超越先知们的想象,天主子民已无限量地包括了世界万民,所有相信耶稣的人。天主亲口给耶路撒冷起一个新的名字(依六二2),也就是重新赐给她一个新的身份,使她成为一个新城市,因为天主已经宽恕了她的过犯,因为上主喜爱她。从此,她将成为「正义的城市,忠贞的城邑」(依一26)、「上主的城,以色列圣者的熙雍」(依六十14)、「可爱的和已婚的」(依六二4)、「蒙爱的,不被弃的城」(依六二12)。这一切都是上主恩慈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眼中神妙莫测(谷十二11;咏一一八23)。

耶稣在加纳婚宴所行的神迹是一个标记,圣史若望强调那是「第一个」或「开始」的标记。「第一个」或「开始」的标记意味着耶稣还会继续行另外一系列的神迹标记,完整地给我们标示出他来到世界的涵义,显示他的光荣。在《若望福音》中,耶稣的「时刻」一直都是为承行天主的旨意和实现天主的计划。耶稣的时刻就是耶稣「逾越奥迹」的时刻。在耶稣行第一个神迹标记时,他的「时刻还没到」(若二4),但他的门徒们已经开始信从了他。圣史若望藉此邀请我们从这个最初「时刻还没到」的标记起,直到「时辰来到了」(若十七1)的受难前夕,到最终在十字架上时辰「完成了」(若十九30)的标记止,全面整体地注视耶稣所行的一切神迹标记,并与耶稣门徒们一起从开始相信耶稣的信仰(若二4)走向完全相信耶稣的信仰(若十九35)。

在这一个信仰的旅程中,圣史若望特别要我们以圣母玛利亚作为我们信德的模范,也要我们祈求圣母玛利亚作我们信德的中保。圣母在耶稣行第一个神迹标记时在场,绝非一件偶然的事情。其实,圣史若望叙述耶稣行第一个神迹标记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加里肋亚加纳有婚宴,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若二1)。我们可以理解圣母之所以在场,是因为圣母在那婚宴中帮忙,所以「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邀请参加婚宴」(若二2)。这样一来,整个神迹的叙述就显得很有条理了。因为圣母在那婚宴中用心和细心地帮忙,所以她最先发现婚宴的「酒缺了」(若二3),并且她还在宴席的总管发现婚宴酒缺之前,就先对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若二3)。从圣母与耶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他们母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圣母认识耶稣,知道他的为人;耶稣也认识圣母,马上明白圣母的意思。「他们没有酒了」不是一句闲话,而是一个要求:「他们没有酒了,所以帮帮他们解决这个困窘。」圣母一旦作了这个要求,就完全肯定耶稣不会违背她的意思。这就是圣母的信德!

在整部《若望福音》中,圣母只两次出场。除了在加纳的婚宴外,另一次就在耶稣的十字架旁(若十九25-26),也就是在耶稣开始显示他的光荣和耶稣完成显示他的光荣的时候。圣母两次出场都负起作母亲的角色,不只是耶稣的母亲,也是我们众人的母亲。圣母在这两个端点的出场,在文学的用法上也说明圣母无时无刻地参与耶稣的救恩工程,全程地作我们信德的中保,为我们求得信德的恩宠。圣母因她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不但为我们开启耶稣显示光荣的时刻,也与我们一起展望耶稣实现圆满救恩的时刻。

如此,丙年礼仪年就在这一个主日,邀请我们与圣母一同越过常年期装饰华丽的门槛,在日常生活中以信德作耶稣忠信的门徒,一起期待耶稣最后光荣的显现。让我们自由和积极地回应这份邀请,热切地祈求圣母帮助我们求得「圣神为众人的好处的恩宠」(本主日读经二:格前十二7),努力结出信德的果实。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

常年期第三主日

巩固可信的救恩喜讯

主内的兄弟姐妹:

诵读圣经和解释圣经是教会自古以来的传统,这主日的读经一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厄斯德拉读了一段天主的法律书,就作翻译和解释,如此民众可以明白所诵读的」(厄下八8)。诵读圣经由眼睛开始,借着口舌发出声音,透过耳朵,进到内心中;所以诵读圣经总是包括聆听,而且必须用心地聆听。解释圣经从内心出发,借着圣神的感动,透过领悟,体现到生活中;所以解释圣经总是以信德为前提,而且必须是有所作为的信德。缺乏用心聆听的诵读只是空洞的声音,缺乏信德的解释也只是空洞的话语,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们在这主日真正地跨入常年期,从头开始逐步地诵读《路加福音》。教会这主日为我们选了《路加福音》的序言和耶稣宣讲使命的总纲,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对我们所学到的道理有很稳固的立足点。我们现在就用心诵读,并以信德解释这主日的读经,好使「上主的喜乐成为我们生活的力量」(参阅读经一:厄下八10)。

《路加福音》的这段序言用非常工整而文雅的希腊文写成,整个序言只是一个复合句子,但包含了许多从句和过去分词。在中文翻译上很难依照原文的顺序一节一节地处理,所以大多译文都决定把最前面的三个小节拆开来,重组语法和语句来翻译。「德敖斐罗」可以是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位罗马的高官,或者是个有权势地位的人。但是,我们对这个权贵人士却一无所知、一无所闻,所以我们也可以直接意译他的名字。「德敖斐罗」按照希腊文的字意是「天主的朋友」,或者是「天主所喜爱的」。如此一来,《路加福音》并不是为了一个人而写的,而是为了所有天主所喜爱的人、所有天主的朋友。这样一个观点非常适合圣史路加写作的对象:即外邦人,普世的人,「万邦的人」(路廿四47)。

圣史路加著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我们宣讲关于耶稣基督的、有根据的事迹,为了激发我们的信仰。这事迹的根据来自那些「亲眼见过」和「为真道服役」的人。他们是同一组人,而不是两组不同的人;在希腊文,他们是「因亲眼看见而成为服役真道的人」(路一2)。因为对圣史路加来说,单单看见并不足以成为见证人,只有那些看见了而又相信天主确实在耶稣身上实践了祂的许诺的人,才能成为圣言的服役者或宣讲者(参阅:路二25-35;路廿四)。虽然关于耶稣基督的事迹有根据,但它并非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在我们中间所完成的」以及「那些自始亲眼见过,并为真道服役的人所传给我们的」记述,也就是关于信德的可靠解释。

「在我们中间」的「我们」可能是指圣史路加当时的初期信仰团体,因为圣史路加写作的时间离开福音中事迹所发生的时间已有一段间距,但或许也是因为宣讲的缘故使他们感觉身历其境,就好像耶稣的事迹仍然正在他们中间发生似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此指的更是那些深刻地受到这「事迹」影响的人,那些围绕着这「事迹」而生活的信仰团体。因此,「我们」也包括我们现在阅读福音的人,现在相信福音的人。

圣史路加清楚地说,他写作的目的是为坚固我们的信德,使我们「认清所学到的道理,巩固可信」(路一4),也就是为使我们更确定,我们在教会中所接受了的道理是巩固的、有根据的、合理的、和值得相信的天主救恩讯息。圣史路加邀请我们以有所作为的信德来回应他的宣讲,因为天主救恩的讯息已经据实地临在我们中间,真正地成了我们的救恩:「你们刚才所听到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四21)

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段圣经是耶稣宣讲使命的总纲:「上主的神临在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布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的恩慈之年」 (路四18-19)。耶稣在一个安息日进入纳匝肋的会堂,站起来,接过经书,诵读了以上这段圣经。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宣布说:「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耶稣的宣布就是最好的圣经解释和解读圣经的方法。因为耶稣把圣经和自己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以发自内心的信念坚信天主的话永远有效、绝不过时。

耶稣把这段圣经应用在自己身上,以它作为自己使命的纲领。在耶稣接受若翰的施洗时,上主的神确实降在他身上,并给他傅了油。「傅了油」的意思就是「确定了他的身份」:他是天主的爱子。「受傅油的人」就是「基督」、「默西亚」。耶稣天主子、基督默西亚为我们开启了天国之门,向我们宣布「上主恩慈之年」。上主恩慈之年内所包含的就是「贫穷人听到喜讯,俘虏获得释放,盲者复明,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因此,当若翰派人来询问耶稣说:「你就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吗?」耶稣只需向若翰指出上主恩慈之年借着他已经来临的迹象,就足以证明他确实就是默西亚:「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得了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了喜讯」(玛十一2-6)。

在这主日取自《格林多前书》的读经二中,保禄以基督为根源、为出发点,告诉我们说:我们是基督同一个身体的不同肢体。人的身体是人与天主、与他人、与世界连系的中心场所。教会是基督的肖像,是基督自己身体的反映。基督借着圣神将我们众人的身体转变成合一的教会。所以,保禄肯定地说:「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格前十二27),并且他还呼吁我们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天资和能力参与基督的使命,一起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在参与基督的使命上,每个人所负起的职务虽然不同,但并没有高低、尊卑之分,只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圣神的恩惠,都是为了建设教会、基督的身体。基督的身体总不该分裂,而是应该彼此照顾,一同受苦,也一同喜乐。让我们以有所作为的信德恰当地回应天主圣言,使上主恩慈之年真实地临现教会,并与教会一同向世界宣报上主恩慈之年巩固可信的救恩喜讯。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

常年期第四主日

为众人的先知之恩

主内的兄弟姐妹:

我们上个主日带着欢愉和喜乐的心情结束了礼仪的庆典,因为耶稣给我们宣布了极大的喜讯。当耶稣在会堂中诵读了《依撒意亚先知书》关于「上主恩慈之年」的预言后,他在人们的注视下以至高无上的权威宣布说:「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人们当时都称赞他,深受他的话感动。因此,我们自然地会认为,耶稣的这番话肯定会激发很多会堂里的人,使他们「今天」就立刻群起归向耶稣、跟随耶稣。我们也会认为,人们的反应必将否定「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是受欢迎的」(路四24)这一个定论,使耶稣成为第一个在本乡受欢迎的先知。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在圣经中先知们都遭人排斥和受人迫害。忠实承行天主旨意的先知总要受许多苦、面对重重的困难和凶险、被人诬告和蔑视、被人拒绝和反对、甚至被自己本乡的人杀害(参阅:列上十九10;耶卅五15;四四4-5;宗七52)。耶稣知道,若他忠实承行天主的旨意,他也必会受到与先知们同样的待遇。耶稣并不被他本乡人们一时兴起的称赞冲昏脑袋,他很清楚自己身负先知的重任。先知不光说动听的话为讨人喜欢、受人欢迎,先知更要忠实传报天主的救恩讯息。

耶稣本乡的人们为什么会一时兴起地称赞耶稣呢?他们很可能误解了耶稣的宣布。他们不明白「上主恩慈之年的应验」到底意味着什么。圣史路加告诉我们说:他们觉得耶稣的话很动听,但也感到惊奇。他们可能认为耶稣既然是他们本乡的人,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先知;只要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耶稣,那么耶稣就必定会特别地作他们的默西亚,让他们享见更大的神恩奇迹。可是,这一种眼界狭隘的观念正是阻碍先知的绊脚石,这也正是魔鬼试探耶稣的第四个诱惑:安逸地在自己的本乡生活,放弃为天国奔波劳碌。

耶稣立刻让他们明白,那只顾自己本乡的先知并不是真先知,那只寻求自身安逸的先知也不是真先知。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宗十34;罗二11),天主的先知必须忠实地传报天主为普世万民的救恩讯息,「只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顾忌任何人」(谷十二14;玛廿二16)。耶稣更举例说明,以色列并没有独自占有天主先知的特权。天主曾派遣厄里亚先知到漆冬匝尔法特的一个外邦人寡妇那里,又派遣厄里叟先知治愈叙利亚人纳阿曼的癞病。天主对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一视同仁,不分厚薄。耶稣本乡的人们一旦明白了耶稣是忠实承行天主旨意的先知,不由他们掌控,不受他们支使,便对耶稣反目成仇,忿怒填胸地要置他于死地。我们对这般事故情节的发展并不陌生,因为这正是耶稣和忠诚跟随耶稣的基督徒遭遇迫害、受攻击的主要原因。然而,「耶稣却由他们中间过去走了」(路四30)。真正天主的先知不但不为遭遇迫害或受到攻击就畏缩不前,反而愈加奋发图强。真先知即使在某个地方深受人们的爱慕和拥戴,也不能被迷惑放弃他原本向更多的人传报天国的使命,一如耶稣所说的:「让我们到别处去,到邻近的村镇去罢!好叫我也在那里宣讲,因为我正是为这事而来的」(谷一38)。

无论遭遇迫害或受人们爱戴,先知总得以天国的使命为重。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在耶肋米亚先知身上看见这一个先知使命的重点。这主日的读经一给我们叙述,天主在耶肋米亚还没出离母胎之前就召叫了他作万民的先知,并派遣他去履行超越凡人能力所能胜任的使命。天主命令耶肋米亚先知去挑战人们深受世俗专制的信念,谴责他们的懈怠,「对抗犹大的君王和首领,司祭和当地的人民」(耶一18),而他们必要攻击他,想尽法子将他打跨。

作为天主的先知,耶肋米亚明白孤军作战的意义,懂得革责玛尼山园的忧闷,理解责任的沉重。在他的艰困中,他显示出对天主的忠贞;在他的痛苦中,他学会对天主的服从。他在人们面前不畏惧,因为天主不会在人们面前令他畏惧。他记得从他受召叫的那一刻起,天主就向他保证会由始至终地与他同在,协助他,使他成为「坚城、铜墙、铁壁」(耶一18-19),使他在面对人们的谎言和毁谤时坚定不移。他坚信天主对自己的许诺,绝不食言。虽然天主向他保证胜利和成功,天主的国必要实现,但是成功属于天主、胜利属于天主、复仇也属于天主(罗十二19;希十30)。这主日的答唱咏实在是耶肋米亚先知和忠诚跟随耶稣的基督徒,每天非常恰当的祈祷:「我主上主,祢是我的寄望,从我幼年时,祢就是我唯一的仰仗。我尚在母胎中,祢就保护我,我出世以来就仰赖祢。我的口要传述祢的宽仁,终日不断宣扬祢的救恩」(咏七一5-6,15)。

忠信和不怕艰苦地履行先知的使命固然重要,但保禄在这主日的读经二中告诉我们这一切都要以爱为原则和基础:「我若有先知之恩,有全备的信心,但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全施舍了,舍身投火被焚;但若没有爱,为我毫无益处」(格前十三2-3)。其实,若没有爱,先知的职务反而会成为我们跌倒的陷阱,不仅丝毫无益于自己和别人,甚至还会有很大的害处。因为它会使我们自大、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而且还会让我们轻易动怒,总是计较别人的过错。

爱是最大的德行,只有爱永垂不朽。虽然如此,但爱并非抽象的观念和虚浮的情感,而是实际使我们得救的恩宠。爱的恩宠以天主圣父、圣子、圣神为源头和终向。圣神将天主爱的恩宠通传给我们,使我们借着圣子耶稣,得以进入圣父的共融当中。因此,先知的使命都必须在天主的陪同下,才能成功。让我们向天主祈求爱的恩宠,使我们都能在爱中忠实地履行作为天主先知的使命,向众人宣布天主救恩的讯息。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

常年期第五主日

耶稣是渔人的渔夫

主内的兄弟姐妹:

耶稣与天主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同样,耶稣的使命也是无人能替代的。唯有在耶稣内并借着耶稣,「上主恩慈之年」的奥迹才在「今天」应验。因此,我们也必须仅只针对耶稣作出我们生命的决定。耶稣是我们众人归向天主,获享救恩的唯一中保;只有耶稣才是渔人的渔夫。虽然如此,耶稣却愿意与某些各别的人分享他的使命,使他们也成为渔人的渔夫,向普世传报福音。在过去,不可见的天主召叫先知作祂的代言人;但从今以后,耶稣将拣选宗徒,不只派遣他们出去,更与他们一起宣扬他救恩的喜讯。

圣经很强调天主主动召叫先知,命令他们在具体的场合中履行宣讲的使命。在天主主动召叫先知的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认出先知的性格和为人,另一方面也看清天主的面貌。虽然先知和天主的对比总是那么的强烈、差异总是那么的巨大,但天主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的标准叫先知顺利完成使命。

在这主日的三篇读经中,我们听到三则圣召故事:依撒意亚先知、伯多禄和保禄的圣召故事。这三则圣召故事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点,圣召是由天主主动开始的。天主主动和自由地召叫人。天主依照祂自己的意愿和标准,任意选择祂所喜欢和认为合适的人。第二点,当天主召叫某人时,那人就立刻意识到自己与天主原来存在着如此强烈的对比,如此大的差距。天主是那么的崇高和神圣,而自己却是那么的不堪和罪恶深重。第三点:圣召是在对话中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圣召有一个时间上的历史过程。圣召必须在与天主的亲身接触中逐步地成长。

天主为了自己的圣名,为了彰显自己的光荣,为叫「异民承认祂是上主」(则卅六22-23),而主动召叫人作祂的先知和宗徒。天主主动召叫的行动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受召叫的人就将自大、自以为是。耶稣说过:「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十五16)。我们受天主召叫绝对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好、比别人能干或有更大的圣德。因为当天主召叫我们时,就如依撒意亚先知、伯多禄和保禄宗徒那样,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罪恶深重,实在当不起天主的召叫。依撒意亚说:「我有祸了!我完了!因为我是个唇舌不洁的人,住在唇舌不洁的人民中间!」(依六5)保禄自认说:「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个,不配称为宗徒,因为我迫害过天主的教会」(格前十五9)。伯多禄更跪伏在耶稣膝前说:「主,请祢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路五8)。面对天主神圣光荣的显现,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不堪,并因而对天主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侍奉之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最近一次周三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就把人对天主的敬畏之情归纳成一条信德之路,他说:「在信德中生活就是要承认天主的伟大,接纳我们的渺小、我们受造物的状况,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真正伟大。」

这时,圣召过程中的对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真实了。在这对话的过程中,天主让我们强烈和深刻地体验到祂的宽宥,提升我们的尊严,并且给予我们极大的肯定。天主对依撒意亚先知说:「你看,这炭接触了你的口唇,你的邪恶已经消除,你的罪孽已获赦免!」(依六7)耶稣对伯多禄说:「不要害怕!从今以后,你要做渔人的渔夫!」(路五10)保禄更坦诚地说:「我成为今日的我是因为天主的恩宠」(格前十五10a)。这种完全被宽恕和受肯定的经验能改变人的情懆,使他们对天主的敬畏和侍奉之情付诸行动,慷慨地接受天主的派遣。因此,依撒意亚先知爽快地答说:「我在这里,请派遣我!」(依六8)伯多禄立刻舍弃一切,跟随了耶稣;而保禄则回顾自己的福传工作说:「天主赐给我的恩宠没有落空,我比众人更劳碌;其实不是我,而是天主的恩宠偕同我做的」(格前十五10b)

这种在圣召中被宽恕的经验也是一种爱和被爱的经验。耶稣就曾引用了爱的比喻,清楚地解说这圣召的经验:「那多得赦免的,会爱得多;那少得赦免的,会爱得少」(路七47)。天主已经召叫和拣选了我们每一个人,赐给我们作先知和宗徒的不同职务,要我们组成先知和宗徒的团体,去履行宣讲福音的使命,成为「渔人的渔夫」。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把这真正的爱活现出来,让别人看出我们都是已经被天主召叫和赦免的人,并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冈位上结出果实,结出常存的果实。

这主日恰好是春节、农历新年。让我们在这新春时节立定志向回应天主的召叫,以勇气和毅力作基督的先知和宗徒。愿天主降福我们在新的一年能活出受召叫后崭新的好生活。愿天主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常能享受祂无限的恩宠和保佑。

恭贺大家新年好、新春快乐!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