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2 17:44:04

主日弥撒讲道(乙年常年期第二-七主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生命的召叫

主内的兄弟姊妹:

在教会的礼仪中,我们以一连串的大节日开始新的一年。每一个大节日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在将临期,我们热切地渴望主的来临;在圣诞节,我们喜悦地欢庆主的来临;在主显节,我们光荣和赞美天主把自己启示给万民。在主受洗节之后,我们就跟随耶稣基督进入常年期,回复到一个平常和平凡、同时也是具体和实际的日常生活。

一年的五十二个星期当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日子都处在常年期,因为我们的生活总不能整天都在参加这个什么庆祝会,那个什么特别节目。我们的生活必须有适当的基础,我们必须有日常正规工作、休闲、和静默的时间,免得我们在喧喧扰扰中迷失了自己。

然而,日常的生活也有日常生活的起落得失、悲欢离合、安祥和困苦。因此,教会在常年期的开始就提醒和鼓励我们:天主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生命是由天主的召叫形成;我们必须活出生命的召叫,因为我们是归于天主名下,属于天主的人。

今天取自撒慕尔纪上的读经一要我们观看和反省撒慕尔的圣召故事。从撒慕尔的圣召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天主召叫」的基本意义。当天主召叫撒慕尔时,他还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的话尚未启示给他。虽然撒慕尔还不认识天主,但是天主早就认识了他。其实天主不只是召叫撒慕尔为先知,天主还先俯听了他的母亲亚纳的祈祷,召叫撒慕尔存在、存有,召叫撒慕尔成为人。在撒上一20,亚纳解释为何要给他起名叫「撒慕尔」说:「因为是我向上主求得了他」。「撒慕尔」在此的意思是说:亚纳向上主做了一祈求,然后上主俯听了亚纳的祈求而赐给了她一个儿子。这是亚纳的解释,因为这解释出现在圣经本身,所以我们必须接受。然而,按照希伯来原文,「撒慕尔」的字意其实是「天主的名字」或「他的名字是天主」,表明撒慕尔是佩带着天主的名字的人。在撒慕尔长大的过程中,上主常与他同在,并逐渐地将自己启示给他,使他所说的一切话,没有一句落空。

在今天的读经一中,撒慕尔的名字还有另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意义:「厄里于是明白,是上主叫了幼童,便对撒慕尔说:『去睡罢!假使有人再叫你,你就回答说:请上主发言,祢的仆人在此静听。』撒慕尔就回去,仍睡在原处。上主走近,像前几次一样召叫说:『撒慕尔,撒慕尔!』撒慕尔便回答说:『请发言!你的仆人在此静听』」。「撒慕尔」这个名字在此的释意是说,撒慕尔是聆听了上主召叫的人。从他敏捷的答复中,撒慕尔也是一个积极回应上主召叫的人。

无论是「撒慕尔」这个名字的字意,或是亚纳和经文的释意,它们对我们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佩带天主名字的人,同时也是常向上主祈求及获得上主应允的人。我们更应该是常常聆听上主的召叫的人,因为聆听上主及全心爱上主是我们最大的诚命:「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申六4-5;谷十二28-30)。

虽然我们常说天主给了我们每个人圣召,召叫我们并赐给我们使命,但是我们每个人最先有的基本圣召就是成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因「天主的召叫」而成为人。因此,我们都是属于天主的人。我们可以在依四三1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圣召的根本意义:「那创造你的,那形成你的上主这样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是在这个圣召根本的基础上,天主才召叫我们去实行圣召的使命。

今天取自格林多前书的读经二首先从人基本圣召的观点给我们解释,我们的身体是圣神的宫殿,是从天主领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身体来光荣天主。换句话说,我们是天主召叫成人的人,在我们内本来就具有天主的印记。无论我们到哪里,天主都与我们同在。如同撒慕尔那样,我们都是佩带天主的名字并与主结合的人;每次我们请十字圣号,我们都在表明和回应这个根本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小心谨慎,不可滥用或辜负佩带在我们身上的天主的名字。因此,有些地方我们不应该去,有些事我们不应该做,有些话我们不应该说,否则我们就滥用了佩带在我们心中的天主的名字。除了保禄警告我们要远避的邪淫之外,我们也不可以拿天主的名用来诅咒,因为天主的名字只可以用来祝福。总而言之,我们的一切行为和言语都必须为光荣天主。

今天的若望福音则从圣召使命的观点,给我们叙述若翰和门徒的圣召。若翰看见耶稣走过,便注视着他说:「这是天主的羔羊。」若翰本身是因天主的召叫而成为人(参阅:路一5-17),他要在这基础上完成圣召的使命,即引导人走向天主。路一15-16给我们作了这个叙述:「他还在母胎中就要充满圣神;他要使许多以色列子民转向上主,他们的天主。」所以,当若翰一看见耶稣,马上就给人指出:「这是天主的羔羊!」

借着若翰的引荐,安德肋和另一个门徒立刻前去寻找和拜访耶稣,并与他同住了一天。在这一天中,他们加深了对耶稣的认识,凭他们自己的亲身经验证实了若翰的话:耶稣就是默西亚。如若翰一样,安德肋也立刻把耶稣介绍给他的兄弟伯多禄。除了若翰和安德肋两个人之外,斐理伯是另一个实行圣召使命的好例子。斐理伯把耶稣介绍给纳塔乃耳(若一45);他又把一些希腊人带到耶稣那里(若十二20-22),并在撒玛黎雅城宣讲基督(宗八4)。

我们每个人都先被天主召叫成为人,我们每个人也都要负起圣召的使命。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表现出我们是佩带着天主的名字的人,我们也要把我们所认识的主耶稣基督介绍给别人。因此,让我们感谢天主的召叫,同时也祈求天主帮助我们实行圣召的使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努力宣扬基督。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

常年期第三主日

生命的悔改

主内的兄弟姊妹:

春节、农历新年或华人新年就到了,我们又要忙着去拜年、聚餐,宴会等等庆祝活动了。可是,在教会的礼仪年历中,我们已经有过了这一连串的庆祝,包括圣诞节和新年,现在才刚刚进入了常年期,正准备要过一个平凡、平常和平静的生活。

在常年期间,耶稣基督不但进入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也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一起经历生活中的不同际遇。耶稣基督愿意服从天父的旨意进到平凡的生活中与我们同在,这使他一方面成了天主所喜悦的爱子,另一方面也成了我们救恩的喜讯。因为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无论处在任何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忧苦和悲痛的时候,我们都不再孤独。

今天的马尔谷福音告诉我们,当若翰被监禁以后,耶稣开始在加里肋亚一带做他宣讲福音的日常工作,并且也召叫他的首批渔夫门徒,使他们成为渔人的渔夫。上个主日,我们看到另一个不同形式的召叫。那时,门徒们主动前来寻找耶稣。今天耶稣却亲自来到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召叫他们。

从自然历史顺序的角度看,耶稣受了若翰的施洗之后,很可能成为若翰的门徒,与若翰一起宣讲悔改的讯息,并且也给人施洗(参阅:若三22)。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耶稣才开始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新使命。根据马尔谷福音的报导,耶稣是在若翰被捕之后才开始他自己的使命工作。耶稣认同若翰的所作所为,以勇气和信心继续若翰的使命,而且他所宣讲的主要讯息也与若翰相似:「时候到了,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一15;参阅:玛三2;四17)些许的差别只是:若翰在旷野宣讲,而耶稣则在城市和乡村(路十三12),即在人们真实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宣讲。耶稣呼吁他的听众要对天主保持忠信,不要再心硬不信,因为天主的国肯定会来到,而且很快就要来到。

根据这样的思想背景和犹太境内当时的自然环境,耶稣与他首先召叫的四位门徒也很可能并非不曾见过面的陌生人。即使他们没见过面,他们也必定听闻过彼此的志向和展望。他们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拥有特殊使命和目标的团体,为天主的国奔波劳碌。他们都愿意舍弃一切,这表示他们对天主的国有绝对的信心和坚固的意志,确认天国才是人真正的终向。

在耶稣时代的犹太教,「天主的国」主要是指天主将来到世上的威能和统治,也就是天主以后要以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来治理世界万物的境界。在旧约里,这秩序常是以天主在新耶路撒冷设宴的图像表达出来,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在这圣山上(即耶路撒冷),万军的上主要为万民摆设肥甘的盛宴,美酒的盛宴」(依廿五6)。耶稣自己在宣讲时也引用同样天国盛宴的图像:「将有从东从西,从南从北而来的人在天主的国里坐席」(路十三29)。

这个盛宴的图像表达了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渴望,也就是:在人们的团体中有互爱和手足之情、有互相宽恕与平安的喜乐、以及与天主有密切的共融。这样的天国就是耶稣宣讲的中心,也是他的生活、甚至是他死亡的原因。这样的天国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肯定的事实;它不仅是来世的事实,而且也是在耶稣的生活和使命中逐步实现的事实。耶稣向我们说明,在现在的世界中,我们就已经能体验到天主的国。因此,他邀请我们成为这个新社会秩序的一份子。

我们要如何回应耶稣的邀请呢?若要成为这个新社会秩序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做两件事:一、悔改;二、信从耶稣和他所宣讲的天国。就如在今天的读经一,约纳先知向尼尼微人的宣讲一样(纳三4-5),耶稣也邀请我们悔改,说:「这是圆满的时刻。天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

按希腊文,「悔改」(metanoein)直接的字意就是「改变自己的决定」,而且它与心思(noos)有关,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们怎么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定呢?第一个可能:由于我们有过某种「早知如此」和「后知后觉」的经验;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因为某种错误的决定,而到达了某种瓶颈、困境、不变不行的地步。第二个可能:我们感受到某种急迫的危机,「还有四十天,尼尼微城就要毁灭了」(读经一:纳三4),「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世界正在逝去」(读经二:格前七31),所以这是改变的好时机、「圆满的时刻」(谷一15)。城市的毁灭和世界的逝去,在最近世界各国越来越频繁的天然灾害的肆虐中,已经使我们产生了某种急迫感:我们再也不能毫无顾忌地剥削世界的自然资源了!

耶稣给我们宣讲的悔改,是在「改变自己的决定」之上,要求我们醒悟变通,并且以「信从福音」来作为我们变通的原则,使悔改成为我们的生命之道。希伯来文的「悔改」(shubh),在旧约是最常出现的字之一,它直接的意思就是「转过身来,回到上主那里去」。这「悔改」是一个「信从福音」的转变,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你们应该洗涤,应该自洁,从我眼前革除你们的恶行,停止作孽,学习行善,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依一16-17)。因此,「悔改」就是要与过去不好的生活作个了断,开始一个崭新的好生活。这种「悔改」不只是一个赎罪的行为,更是一个恩宠的时刻、决定要努力开始幸福生活的时刻。这样一个悔改的概念,非常适合我们庆祝春节新年「除旧更新」、「送旧迎新」、「一年更比一年好」的观念。

如同耶稣所召叫的门徒们那样,「信从耶稣和他所宣讲的天国」意谓着我们必须组成一个充满福音使命的团体,成为「渔人的渔夫」。在基督使徒的团体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和强调的是天国新秩序的价值观。耶稣说:「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其他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3);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重新整理我们的心态和情感、我们的目标和期望、以及我们对信仰团体的忠实。

愿天主降福我们在新的一年能活出悔改后崭新的好生活。我在此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常享受天主无限的恩宠和福佑。恭贺大家新年好、新春快乐!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经文中,我们听到主耶稣开始他传扬天国福音的使命,同时他也召叫了第一批门徒。耶稣基督主动邀请我们参与他的使命。这使命不只是让我们得救而已,他召叫我们是为使更多的人得救。他也邀请我们正视人生的目的,并且让我们意识到,作为福音的仆役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就如主耶稣召叫的两对兄弟,他们都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跟随了主耶稣。

今天的读经一取自《申命纪》,这梅瑟五书中的最后一部经书以以色列子民进入福地作为背景。就在那个时刻,梅瑟已经接受了他将不会领导选民跨过约旦河进入福地的事实。可是当他在卸下领导职务,把领导权移交给若苏厄之际,梅瑟对选民讲了一席重要的话。他要以色列子民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在圣地时依然需要依靠天主,有如他们在旷野一般。他们必须完全忠于对天主的信仰。如果他们忠于和天主订立的盟约,他们将会在福地中安居乐业。相反的,如果他们违背盟约的规定,他们将会面对痛苦,甚至被充军。

梅瑟向他们保证天主将不会弃他们于不顾。在他们每一个世代中,天主必定在他们中间兴起一位像梅瑟一样的领导人。每一位先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所有的先知都有同样的使命,那就是向人们传达天主的话。这令先知成为人民生命的向导,引导他们走在生命的道路上,并保护他们不受到各种邪恶的影响。

每一位先知享受着一种特权和一个重大的责任。这个特权就是他们每一位都要宣讲赋予生命的天主圣言;他们的责任就是不能让他们个人的利益阻挡他们的使命。如果先知只为谋求自己的利益,人民的灵性方面的福利就会荡然无存。当先知错误地诠释天主的话,或是推行朝拜偶像,死亡就会随之而来。

我们在今天的读经二当中可以看到,保禄宗徒是一位实在人。他认为没有结婚和结了婚的人们,都为生活中的事物感到焦虑。当没有结婚的人为服侍主而挂虑时,他们将会影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那些结了婚的就会让世俗的焦虑或者是为满足伴侣的需要而干扰他们对最重要使命的专注。但是跟随基督的人应当是没有挂虑的。

保禄宗徒主要是为帮助那些主内兄弟姐妹们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不是去限制他们的自由,更不是去干扰他们自由地面对生命中的抉择。

《马尔谷福音》记述主耶稣行的第一个奇迹,就是驱魔。今天福音章节所发生的地点是在葛法翁的会堂,而当天正是安息日。主耶稣正在会堂中施教。他的教训惊动了众人,因为他所教导的,显然与经师传统的教导不一样,尽管那些经师都是当时所谓的圣经专家。可是,马尔谷却没有提到主耶稣在会堂内教训民众的内容。尽管如此,主耶稣以他是天主圣言的权威教导,与经师们不同。福音作者也展示了主耶稣的另一种权威,就是他有能力挑战和驱逐魔鬼。

有一个附着邪魔的人来到会堂里。福音作者很典型地描述当时的情况:邪魔知道耶稣是谁,也知道他的临在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威胁。主耶稣被邪魔认出是“天主的圣者”,这一点告诉我们邪魔知道许多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在典型的驱魔过程中,魔鬼通常会指出驱魔者的名字和来历,以企图来控制驱魔者。但是当天这种手段行不通,因为主耶稣显示出他有更大的能力,邪魔屈服于主耶稣的命令,从那人的身上出去了。

这个记述可以算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治愈故事,一般也记载了群众对所发生的事所做出的反应。在这里提到群众对主耶稣的反应是“大为惊愕”。耶稣的大能和权威受到群众的肯定。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相信主耶稣就是默西亚或是天主之子。他们只认为他是一名强而有力的驱魔人。尽管主耶稣的教导都在他的行动中显示出来,但是他不愿意被众人认为他纯粹是一位驱魔人,因为事实上他远超出这一身份。因此他命令邪魔不要做声,尽管如此,他的名声仍被远传。这篇记述的重点是有关主耶稣拥有神圣的权威,不是在驱魔。可是,为这篇福音中的人物,他们更大的挑战就是去认识和了解耶稣真正的身份和他将要做的事。

在今天三篇经文的光照下,我们做出以下三点反思:

(一)人经常在顺利和安逸的生活中忘了天主
以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四十多年的经验,他很了解人性的软弱。人在顺利安逸的生活中,经常会只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不去依靠天主,人们也经常会美其名‘不愿意去麻烦天主’,而渐渐和天主疏远。无论我们生活在任何情况下,时时都应惦记着天主,因为他是我们生命的中心。天主不怕我们麻烦他,因为他是全能的。天主只不希望我们忘了他,因为他很关心和爱我们。我们要时时记住,无论在顺境或逆境,天主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我们要聆听他的话和教训,才能活出真实和永恒的生命。

(二)我们不能只认识信仰,更要活出信仰
我们知道主耶稣是我们的救主,或是我们把圣经背得滚瓜烂熟,这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因此得救。我们得救的条件在于我们是否和天主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忠诚地去活出基督的教导。葛法翁的人们听到了新的和有权威的教导,可是他们却没有服膺基督的教导。他们只注意到这教训的‘新颖’,却没有进一步地去探讨基督教导的内容,这表现出他们信仰生活的肤浅,只追求表面而没有追求实质。他们没有将他们的‘惊奇’化为‘信德’。更讽刺的是,见到驱魔奇迹的人们没有因此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反而是被驱逐的魔鬼,是它公开地宣布主耶稣就是天主子。

(三)我们该好好反省如何面对基督教导的权威
我们藉着今天的经文来反省,我们是如何去聆听主的教导?我们对他的教导怀著怎么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像葛法翁的人们一样,只是观望和评论主耶稣的教导和他的所作所为,而不真正地屈服和投身在他的权威之下呢?我们不能把主的教导和所作所为当作一部电影来欣赏和谈论,然后搁置一旁。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他的权威,他的能力才能进入我们的生命,通过参与他的使命,活出他的生命。

~ 林桓神父 ~

********

常年期第五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主耶稣开始在会堂宣讲和施教,同时他也在会堂里驱魔。人们都认为他的教训具有权威,并且连邪魔都害怕他。可惜的是,见证这些事的葛法翁居民只是对他的权威和能力感到惊奇,而没有认出他就是天主的圣者。人们对他的惊奇并没有转化为信德,他们只是以观望的态度来面对主耶稣,当作看了一场电影一般,单单传述他们所看见的,过后也就不了了之。他们完全没有投身于他的教导,也没有选择跟随他。

今天的读经一取自《约伯传》。约伯所面对的痛苦和承担的损失已经令他喘不过气来。在他的生命中,约伯曾经很有信心地认为他会永远地赞美天主,不论什么事情发生,他都会如此做。而如今,约伯感到天主已经不再眷顾他;他很难再开口赞美天主的圣名。约伯的三位朋友想设法让约伯能从他的悲痛中走出来。他们鼓励约伯去和天主和好,以让他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约伯就是无法想起他到底是如何冒犯了天主。这看来好像天主毫无理由地惩罚了约伯。

约伯在他近似绝望的状况中认为,尘世上的生命就是无尽无休和乏味的日子。他曾经认为自己是天主的朋友。但是现在他却认为他只不过是天主的奴隶。就像一个整天在酷热的太阳底下工作的苦工,他期待的是能有一点休息的时刻:就是能有一点阴凉的时刻,一点的回报。约伯的反思尽是充满和时间有关的主题:漫长的日子、无眠的夜晚、烦恼的岁月。这些字眼反映出一个沉重的心理。连夜晚都不能稍微为约伯消愁,因为他整夜不眠,等待黎明再度来临,开始那充满痛苦的另一天。

约伯相信他在世的日子就快要到尽头了。他想象他生命的结束会像纺织机上的梭,来得很快。在他的失去一切和悲痛的日子里,约伯不能想象他会再度经验到喜乐的日子。

读经二取自《格林多前书》。保禄宗徒提到天主召叫他去宣扬福音。因此,保禄认为他目前的工作是他该做的。

保禄坦然地服从天主的召叫,并在其中得到他的酬报,这酬报不是金钱方面的,而是因帮助许多人得到救恩而经验到的那份喜乐。即便保禄宗徒不愿意服从,他仍然需要成为天主恩赐的仆人。

今天的福音章节记述了主耶稣在葛法翁传福音时,行了许多治愈的奇迹和驱魔。当他在行这些奇迹时,他其实就是在引用天主的能力。这来自天主的能力对所有患病的人们,都有治愈的效用。比如西满伯多禄的岳母的例子。在传统上,有关奇迹的记述都有类似的架构:1.一位行奇迹者来到病患者前;2.病患者的病情被描述;3.有一个不明确或明确的治愈要求;4.因着行为或话语使病者痊愈;5.奇迹就此发生;6.旁观者的反应。

以上所提到的成分都呈现在西满伯多禄的岳母被治愈的记述中。这里所要强调的是:伯多禄的岳母得到治愈后便立即开始服务工作。治愈是为了服务,这也就是作门徒的意义。

耶稣在马尔谷福音的前半部中行了许多的奇迹,但是在后半部的福音中所行的奇迹不多。他经常要求人们对他所行的奇迹保持缄默。他也不让认识他的邪魔向人们说出他的真正身份。这主要是因为他不要他真正的身份被他行奇迹的能力给包装起来。行奇迹的行为并不会帮助人们认出他的真正身份;只有通过苦难、死亡和复活才能给他真正的身份下定义。今天的福音章节很清楚地指出,人们很欣赏主耶稣所行的各种奇迹,他们成群结队地去找他,为的是能得到病痛的治愈。

西满伯多禄和其他人一样,都很欣赏耶稣的治愈能力。他们愿意主耶稣治愈更多人。这将形成未来门徒与主耶稣之间的紧张关系。门徒们只会赞赏主耶稣的治愈能力,因此他们会误解并避免去面对主耶稣的真正召叫:他的苦难和服务。主耶稣不愿意在一个地方久留,尽管门徒们经常想要他在同一个地方逗留,并让他得到众人的拥戴。他的使命不是成为一个地区的行奇迹者,而是为了在整个加里肋亚地区传播福音。

在今天三篇经文的光照下,我们做出以下三点反思:

(一)在痛苦中,我们的信德接受挑战我们被教导应该以信德去生活。当不幸的事情一连串地发生,我们的怀疑开始给信德蒙上一层阴影。怀疑不是信德薄弱或是犯罪的行为。它也不是对天主的侮辱或不忠。现代灵修大师多默·牟敦说:“信德意味着怀疑。信德不是对怀疑的抑制,而是借由经验怀疑后而战胜它。”现代神学家田立克也这么写道:“怀疑不是信德的反义;它是信德的成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必怀疑天主能处理我们的怀疑。因为信德主角不是我们,而是天主。

(二)天主治愈我们为的是服务他人
福音作者告诉我们伯多禄的岳母发烧被治愈,她就‘伺候他们’。这个‘伺候他们’的意义也是意味着作门徒。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凡是被主碰触过的人,他们会以主的名义投身服务。当我们被召叫作门徒时,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治愈。这个治愈从我们个人开始,我们先治愈我们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治愈我们的伤痛,治愈我们的罪恶感。在福音中提到主耶稣以‘握住她的手,扶起她来’的方式治愈了伯多禄的岳母。主耶稣在那妇人服侍的道路上扶她一把,协助她作一个好门徒。

(三)身为基督的门徒,我们要学习承受痛苦主耶稣没有因为被人拥护而沉醉在他的成功当中。他很清楚他的使命是什么。他的真正身份不是“大能和行奇迹的默西亚”而是“受苦难和服侍人”的默西亚。就因为基督受了苦,我们所受的苦也必定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益处。伯多禄宗徒在他的书信中这么写道:“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了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追随他的足迹。”(伯前二21)所以身为主的门徒要学习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痛苦。

~ 林桓神父 ~


********

常年期第六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主耶稣如何治愈伯多禄的岳母和许多患病的人,然后他独自祈祷。尽管有许多人找他治病驱魔,主耶稣仍然决定离开葛法翁到其它的地方传福音。主耶稣的治愈行为是为召叫人们作他的门徒。凡被主碰触过的人都会愿意投身服务。被召叫作门徒的人也同时被召叫善度祈祷生活。如果我们没有祈祷的热忱,我们不可能成为好的福传者。

今天的读经一取自《肋未纪》。在西乃山上,天主一再训诫以色列子民,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民族。他们应当成为天下所有其他国家民族的模范。这本经书的名称来自以色列子民对肋未家族的关注,因为该家族被天主拣选,特别为其它支派的选民服务。同时这部经书也包括成为洁净和神圣的指示,这是在盟约中与主结合的天主子民所应有的重要特性。

今天的读经章节取自《肋未纪》谈论洁净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有关皮肤病法律的制定。当时的以色列民担心这类疾病会在团体中传染。我们今天所谓的麻风病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在这章节中所提到的,是各种影响外表的病症。经文内所描述的法规应当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在以色列的团体中,从来没有过爆发麻风病传染的纪录。但是,灵性生命的不洁,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天主想法子保护选民免于麻风病的传染。那些在身体方面呈现麻风病的症候者必须去见司祭,由司祭裁断他到底是洁净还是不洁。可是灵性上的症候却很难被察觉到,而它会对团体造成更大的破坏。

保禄宗徒在读经二中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应当是为了光荣天主。当我们和他人来往时,不论是基督徒、犹太人或是外邦人,我们应当避免伤害他们,同时我们应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使他们获得救恩。

保禄宗徒说自己如何效法基督,与天父和他人建立关系。所以他向人们说:“你们该效法我,就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今天的福音章节是有关主耶稣治愈一个麻风病人的故事。麻风病一直被等同于死亡,因为这疾病使到患者的皮肤看起来很可怕,相似一具腐烂的尸体。有些人认为,麻风病是一种来自天主的惩罚。毋庸置疑地,凡不幸患上这可怕疾病的人,就会被认为在宗教信仰方面不洁净,而被禁止参与任何社交活动。在这个故事中,耶稣碰上了一位麻风病患。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因为很少人愿意和麻风病患接触。这位麻风病人相信耶稣能治愈他,我们不知道为何他会有这个信念,但是他跪在耶稣前,向它祈求:“只要你愿意,就能使我洁净。”

从常人的角度来看,耶稣在当时被吓住或是感到犹豫,那是很自然的。可是耶稣的反应恰恰完全相反。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怜悯,然后他毫不迟疑地抚摸那位麻风病人,并告诉他,他愿意使他洁净,就命令他成为洁净的。主耶稣的这个行为,自动使他成为礼仪上的不洁者。他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在这个事件中,耶稣的仁慈和悲悯超越了有关洁净的法律。麻风病人立即被治愈。更进一步地,他为了能使这位麻风病人早日重新融入社会团体中,知会他应当必须由一位司祭来宣布他已经得到洁净。主耶稣于是指示这位麻风病人去接受司祭的检验,以便重新开始他的正常生活。

主耶稣也同时严厉警告被治愈的麻风病人不要声张这件事。这显示主耶稣不愿意人们把他当作一个行奇迹的伟大人物。奇迹并不能证明他的真正身份,同时主耶稣也要避免人们对他产生误会。可是,被治愈的麻风病人却在重获新生的感召下把主耶稣的作为宣扬出去。这是主耶稣所不能控制的。这使得主耶稣成了知名人物。但是,许多人只是出于好奇而来看他,而不是真正相信他或了解他的教导。

总之,这个故事强调了主耶稣的仁慈和悲悯,如何引导那位麻风病人去体验到自由。同时也强调了在马尔谷福音中的一个挑战:主耶稣的天主性经常在他彻底的人性中彰显。

在今天三篇经文的光照下,我们作出以下三点省思:

(一)付出爱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每一次当我们真心为帮助他人时,我们就是在冒险。当我们敞开自己的心去关爱他人时,自己是处在最脆弱的状况。就如主耶稣为了治愈癞病人,解除他面对的痛苦,他后来反而承受了癞病人被隔离的痛苦。今天的福音教导我们,真正的爱德有时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大代价的。身为基督徒,我们该时时效法基督,对周围受苦的兄弟姐妹怀有怜悯之心。或许我们不能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我们能带给他们爱和人间的温暖。

(二)我们要勇敢,坚持为天主的爱作见证
在现代社会中,善心人士经常会陷入骗人的圈套。比如帮助因车祸受伤的人,反而被诬陷为车祸肇事者;主动帮助一些游客会被认为有所企图。正是因为少数恶人给整个社会营造的不信任和冷漠的氛围,导致了社会上人人只是自求多福,各扫门前雪。主耶稣说:“你们是世界的光”。我们该扮演的角色不是诅咒这黑暗的世界,而是作世界的光。尽管有时我们慷慨仁爱的行为不会受到人们的认同,我们也要坚定勇敢地为基督的爱作见证。我们在乎的不是我们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主耶稣的教导作证,努力实践天主无条件的爱。

(三)基督徒的生命是为光荣天主
每一位基督徒的生活目的都应该是为光荣天主。这个光荣天主的使命不是要我们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工作岗位上,活出天主的慈悲与仁爱,给我们的社会营造一个爱的氛围。比如,善待周围的人,多称赞、少批评;主动接触和关心那些不容易相处的人;为那些没有善待你的人祈祷;关心那些贫穷的人和弱势族群等。主耶稣的爱,超越了法律的界限,打破了社会的藩篱,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他真正地活出了天父的怜悯和仁爱,并以此光荣了天父。

~ 林桓神父 ~

********

常年期第七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主耶稣如何治愈了一个癞病人。为了解除癞病人的痛苦,他亲身承受了癞病人被隔离的痛苦。这则福音故事教导我们,真正的爱德有时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很大代价。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该时时效法基督,对周围受苦的兄弟姐妹怀有怜悯之心。或许我们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我们能够带给他们基督的爱和人间的温暖。

读经一的章节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我们知道在该先知书的开始,记述了顽固的以色列子民如何拒绝悔改。他们如此骄傲的回应造成了王国的毁灭,几乎全体人民被充军巴比伦。现在天主再次向这个误入歧途的百姓发显仁慈。天主邀请他们重返家乡,甚至赋予他们“我的仆人”这个名号(依四十一8)。

在过去,天主曾经为他的选民作了伟大奇事,就是天主将他们从埃及解救出来,并带领他们踏过红海底的干路,直到福地。但是那个伟大事件就要被另一个‘新的’伟大事件所取代。如今,天主要在沙漠中开辟道路,且这条大路将通往生命的河流。在这个新的事件中,水和干地仍是焦点,但是它们的角色必要对调。

这个令天主子民兴奋和改变的事件,并不是他们善行的结果。天主并没有等待选民来采取主动。选民没有向天主呼救,尽管这是天父愿意从荡子那里听到的声音。可是,到头来天主却主动拯救了他的子民,向他们展示了他无条件的怜悯。从理想的观点来看,人民应当会对天主的仁慈做出回应,进一步和天主更新那份关系。但是天主并没有等待这事的发生,就已经为选民铺下他们返乡的路途。

保禄宗徒在今天的读经二中告诉我们,天主对他所许下的诺言是忠信的。当天主派遣了他的圣子来拯救我们,并以他的圣神作为保证时,他彰显了他的信实。

所有的宣道者都像天主一样,只要他们的“是”就是“是”。在当时,一些保禄宗徒的敌人诬蔑保禄和他的朋友,以反复无常的态度对待格林多的教友们。既然保禄所宣讲的耶稣基督是恩宠的施与者,身为宗徒的他,在圣神的护佑下,他所说的话也是一致和忠信的。

今天的福音章节描述耶稣治愈一位瘫子,以及耶稣和经师之间的辩论。福音章节的开始提到,主耶稣在加里肋亚的传教活动受到人们的欢迎。他回到葛法翁,住在西满与安德肋的家里。当时聚集在屋里聆听耶稣讲道的人们,把整个屋子挤得水泄不通。有一名瘫子被他四位朋友抬着去见耶稣。但是屋子挤满了人,他们似乎不太可能进去。但是瘫子的四位朋友不愿就此罢休,于是他们把他抬到屋顶,然后把屋顶拆开,接着把瘫子缒下到耶稣面前。这可以说是一个充满决心和勇气的行为。

主耶稣从他们的行为中看出他们的信德。他当即宣布这瘫子的罪过已得赦免。按照当时的文化,人们把严重的疾病,比如瘫痪,看作是与罪有关。主耶稣的话立即引起经师们的争论,因为当时的经师就是法律专家。当时的信条指出,只有天主才能赦罪,既然经师们不相信主耶稣就是天主,所以就指责他说了亵渎的话。而犯这种亵渎罪的人将面对的是被石头砸死的刑罚。可是,主耶稣很清楚这些经师们所设下的陷阱,因此他很有自信地向他们挑战。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宣布某人的罪已得赦免,但是并无法证实真伪。如果主耶稣以他同样的权威来告诉那位瘫子站起来,拿起他的担架走出去,那么他的权柄就能得到证实。

主耶稣命令这名瘫子站起来,拿起他的担架回家去。那瘫子完全照做了。主耶稣藉此很有技巧地向在场的人,包括经师们,展示了他的权威。让他们意识到主耶稣,天主之子的话语,能治愈同时也能赦罪。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瘫子的那四位朋友的信德,导致主耶稣向众人显示了他的权威。

在今天读经的启示下,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三点反思:

(一)我们的天主是慈悲怜悯人的天主
在这个治愈瘫子的事件中,天主的大能藉着主耶稣彰显出来。这项天主的大能不在审判中彰显,而是在赦罪和治愈中彰显出来。福音的作者通过这个事件来告诉我们,主耶稣的救恩使命主要是为来接纳我们罪人,使我们获得罪赦和救援。他是一位仁慈悲悯的救世主,而不是严厉的法官。我们庆幸有这么仁慈悲悯的救世主来接纳我们。这位救主在他的生命中彰显了天主的大能,他的大能和权柄不是藉着轰轰烈烈的奇迹或世俗的大能来彰显,而是藉着他对人们的宽恕。

(二)宽恕是治愈不可或缺的前提
瘫子被主耶稣治愈的故事提醒我们:在治愈的过程中,宽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二十世纪心理学的分析,我们的无理性的罪恶感和自责造成许多肉体上的疾病。主耶稣的宽恕把我们从这一类的罪恶感和自责中释放出来,从而治愈我们肉体上的疾病。我们的身、心、灵是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形成各种疾病。我们需要天主和彼此之间的宽恕,才能活出健康的生命。

(三)在度信仰生活时,我们必须彼此扶持
瘫子在四位好朋友的协助下,才能与主耶稣见面,并从他那里获得宽恕和治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单独靠自己的努力来度信仰生活。基督徒要成圣,除了必须依靠天主的恩宠以外,还得靠团体的扶持。成圣的召叫绝对不是指个人的修行。主耶稣在开始传福音时,就建立了宗徒团体,后来更建立了教会,为的是让基督徒能在团体中彼此扶持而成圣。我们在度信仰生活时,必须依靠教会团体来帮助我们活出成圣的召叫。在教会团体生活中,我们需要主内兄弟姐妹的扶持,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去扶持主内的兄弟姐妹。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邀请外人进入这个彼此扶持、成圣共融的团体中。

~ 林桓神父 ~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