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18:53:42

维基解密网站创立人阿桑奇在伦敦投案,专家称泄密无助于社会的明朗与民主


(梵蒂冈电台讯)震动国际政治、外交、军事与经济界几近十天的维基解密网站(Wikileaks)事件于十二月七日中午暂告一段落,因为网站创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在伦敦向英国警方投案。这位三十九岁澳大利亚籍的新闻从业者被控,于今年八月在瑞典强奸两名瑞典女子和猥亵罪,遭国际刑警组织通缉。英国警方说:阿桑奇必须在七日这天出庭伦敦西敏寺地方法院,回答国际刑警对他的控告。美国是这个事件受害最深的国家,有意要求引渡阿桑奇。

事实上,事件的关键不在当事人被控在瑞典的行为,而在他的网站偷取据称数量庞大的国际机密文件,其中以美国外交和军事文件为大宗,而且已经予以部分公开。这些泄露的机密令世界政坛上的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感到无比的尴尬,也制造了国际紧张的局势。关于这个史无前例的泄密大案件,本台向法国大众传播学院院长多米尼克·沃尔通(Dominique Wolton)请教几个问题:

问:院长先生,您认为泄露这类机密有助于国际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明朗化与民主化吗?
答:消息足以使个人陷于危险。因此我以为新闻自由必须顾虑到人的脆弱。新闻从业人士对这点应该很了解,因为事实上新闻记者本身也常常受到世界局势的威胁。我看不出能够慿什么新闻权利或义务置他人于危险之中,使他们变得脆弱?人并不是电脑。我们都知道新闻界必须发挥它的批判功能,这为报纸和新闻记者是基本重要的事。但新闻报导应该以调查结果为凭据。可是维基解密网站所公开的机密并非调查的结果,而是盗窃来的消息。

问:沃尔通院长,泄露机密这种明朗手法对促进民主有什么益处吗?
答:我不以为这种手法能够增加新闻报纸和民主的可信性。民主不在于认为除了新闻之外,所有的权力都是腐败的。民主在于从社会观点给国民指出什么是善良的,什么事邪恶的,这在媒体界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我们无法想象、也不能相信任何地方都充满阴谋诡计和欺诈。如果这样想,则国民再也无法对政治、军事和外交力量有信心,对新闻媒体也将是如此。

问:沃尔通院长,那么为什么媒体本身为维基解密网站大做宣传?
答:事实上,媒体界缺乏反省并不是唯一的,学术界也好不了多少。媒体界对网路的限制缺乏反省实在是一大荒唐:有人以为消息越多,越能反映民主。以维基解密网站为例,这个网站认为所获得的消息无法求证,因为都是些机密文件。于是新闻记者便提供或报导他无法确证的消息吗?这种做法本身已经令人尴尬,因为新闻记者的道德义务认为这样的消息不能公诸于世。我们已经完全违反了新闻自由的价值了。新闻媒体没有能力保持批判的距离。新闻工作的核心应该在于提供经过新闻记者查证而建构的消息。有很多未经查证的消息来自不同的源头,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任务、以及这项新闻工作的伟大就在于作有意识的抉择,也就是不要散布、不要刊登未经查证的消息。我们经常会为自己找出理由说:我们有提供新闻消息的义务;或者蒙着眼睛说:如果这家报纸不刊登,反正别家报纸也会刊登。须知媒体界内部的竞争不能成为推卸良知责任,抢先报导未经证实的消息的理由。

问:沃尔通院长,在全球化背景中,新闻传播的危险是什么?
答:消息的全球化一如一座以为可以建筑在路边新闻、小道消息或丑闻基础上的大楼。如果是这样,那么后果将适得其反。它不但不会增进民主意识,反而令人拒绝民主。于是,我们就靠传闻和蓄意建造了一座高楼来抵制真正的新闻自由。

问:这么说,一般都误会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自由了?
答:所谓新闻自由并非在政治、军事或外交人物与新闻界之间建立管道,否则新闻记者便一无所用。新闻记者的工作乃在于选择哪些可以作为他个人的消息、知识或文化修养,而哪些又是他可以在舆论面前负起责任的消息。自我审查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虚伪。新闻从业人士往往被丰富的消息所迷惑,而忘记了新闻工作的伟大正在于不是饥不择食,正在于面对堆积如山的消息来源保持距离。如果能做到这点,新闻记者的威信将逐渐增长。可惜的是最近二十年来,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士的可信度一直下降。所以,并不是无所不报能取得社会大众的信任,而是有所不报才能取得信任。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