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 14:33:59

主日弥撒讲道(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福音中,我们听到主耶稣第三次预言自己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再次提醒喜欢追逐权位的门徒们,要满怀牺牲的精神去为众人作出谦卑的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门徒。我们该紧记并活出主耶稣的教导,不和世俗的价值观随波逐流。

今天的读经一是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当耶肋米亚被召叫作先知时,天主已经告诉他,他的宣讲将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功能。这将完全取决于以色列君王和人民对他的宣讲所做出的反应。很不幸的是,众人都拒绝先知对他们所提出的悔改的邀请。因此,耶肋米亚的神谕就成了王国大灾难即将来临的警讯。本先知书的结尾记述了犹大王国的灭亡和其人民被充军的惨况。

今天我们听到的章节是取自有关王国重建的神谕。耶肋米亚先知揭示以色列的遗民有一天将从他们逃难或放逐之地重返家乡。在这一部分,先知似乎是在对那些北部王国受苦的民众讲话,因为北国以色列早在公元前721年就被亚述军队所灭亡。

藉着天主的恩宠,天主的子民将经验天主的各种降福。他们的人口将会增加壮大。母亲和未来母亲的临在是一个征兆,预示了光明和稳定的未来。喜乐将取代被充军时所留的眼泪。他们的家乡将变成花园。充满活水的江河将取代旧日黑暗和没有信德的枯井。

读经二是取自希伯来书。今天我们听到的章节提到所有旧约的大司祭都是由天主所拣选的。他们本身都是软弱和容易犯错的人,也就因此他们能对罪人有耐心和同情心。

主耶稣因着他和天父的关系,也是一位大司祭。在圣咏第二和第一百一十篇内提到的,都是指着这位新约的大司祭所说的。尤其它们指出他如何光荣地进入那永恒的至圣所,完成了他身为大司祭的使命。

过去几个主日,我们听到主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该如何作为一个真正的门徒,以及谈到他的真正身份。今天我们听到了主耶稣治愈瞎子巴尔提买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马尔谷福音记载主耶稣三次预言自己苦难、死亡和复活的部分的结尾。马尔谷福音的这一部分,就是从第八章27节开始到第十章52节,在这长篇幅的记载中,门徒们无视主耶稣对他们作为门徒所提出的要求。他们的行为和巴尔提买完全相反。在福音中,被主耶稣治愈者的名字,一般是不被提及的。这个故事中的巴尔提买,当他听到主耶稣在附近,就主动地以“达味之子”来呼叫主耶稣。福音没有交代巴尔提买是否知道“达味之子”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的呼叫确实引起了主耶稣的注意。

门徒们和群众当时一定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瞎眼乞丐,所以不想让他打扰主耶稣。他们也认为儿童不应到主耶稣跟前去。然而,主耶稣却推翻了他们的看法,亲自叫巴尔提买到他跟前来,并且问他需要什么。巴尔提买立即回应主的召唤,他还跳了起来,把他的外衣给扔掉了。许多圣经诠释者认为这个举动有着象征性意义。象征巴尔提买抛弃了旧的生命,而接受作门徒的新生命。要成为门徒的条件之一就是放弃自己的财富,而巴尔提买立即做到了这点。

巴尔提买向主耶稣请求要让他看见。巴尔提买也立即得到重见光明的恩宠,同时福音作者也告诉我们他跟着主耶稣一道去了,这也就告诉我们巴尔提买成了主耶稣的门徒。在这个叙述中,重点不是治愈瞎眼的奇迹,而是巴尔提买转变为主的门徒。福音作者要读者看到这事件的吊诡。那些被主耶稣拣选的门徒没有一个是瞎眼的,他们长时期亲眼见到主耶稣所做的事。但是他们始终不了解他是谁,及跟随他的意义是什么。相反地,巴尔提买,一个身份卑微的瞎眼乞丐,却在还未复明时就知道主耶稣的身份,并且对他的生命立即做出改变,使自己成为主耶稣忠信的门徒。

藉着今天三篇经文的启示下,我们以下面的三点来反省我们的生活:

(一) 因着慈悲与爱,天主赐给我们救恩
天主的救恩来自他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尽管我们的叛逆和软弱,天主无时无刻地向我们打开救赎的大门,引导我们最弱小,最卑微的人们踏上救恩的坦途。不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没有任何的罪过是大到天主没有办法赦免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谦卑地接纳这份救恩并真心地悔改。

(二) 天主时时愿意帮助我们得救
凡是怀着信心向主呼求的人,主必帮助他得到救恩。我们看到了巴尔提买以及两位门徒雅各伯和若望向主耶稣提出的要求。主耶稣只答应了他们合理的请求。主耶稣要我们知道,荣耀与尊位来自天主的安排,我们是不能去争取的。我们在救恩的路途上该做的就是符合主耶稣的教导并活出他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他引导我们得救的道路。

(三) 时时求主帮助我们看见
世俗所强调的拥有财富、权势和尊荣地位,时时蒙蔽住我们的眼睛,看不见通往天国的路途。就连主耶稣的门徒们也常被世俗的价值观所蒙蔽,而听不懂主耶稣的教导,更不用说积极活出天国的价值观。活在以经济挂帅的当今世界,我们更容易被赚取财富和争得社会地位所吸引,而迷失基督徒该有的生活方向。让我们时时警醒,看透世俗的这一切幻影,注视着天主爱的救恩,跟随主耶稣踏上救恩的旅途。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