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2 18:36:23

教宗在复活节前夕守夜礼中说:复活了的基督是世界的光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复活节前夕守夜礼中说:复活了的基督是世界的光。这个隆重的礼仪是在圣伯多禄大殿中举行,从晚上9点钟开始,直到12点才结束。礼仪中,教宗照例祝圣了新火、举行了烛光礼、圣道礼仪、圣洗和坚振圣事,圣体圣事。当晚领洗的望教者共5位,都是成人,其中3位意大利人,一位华人、一位美国人。教宗在讲道中为信友们解释了这神圣夜晚的光、水、歌唱三个象征。此外,他也谈了现代人的迷失和教会的历史。

额我略调的复活宣报,向复活了的主的凯旋致敬。整个圣殿中充满了喜悦气氛。拥挤在圣殿中参加礼仪的信友人山人海,每人手中拿着一支蜡烛,在漆黑的圣殿内闪闪发亮。随后,圣殿大放光明。这光,驱除了象征死亡的黑暗,它向世界宣报基督复活了。复活的意义是什么?教宗在讲道时说,对今天的人来说,复活似乎是过去的概念。不过,守夜礼中的3个象征协助我们明白复活节的真意。教宗首先谈了光的象征,他说:

“耶穌的復活是光的爆發。死亡已被克服,墳墓已敞開大門。復活的基督本身就是光,世界的光。因著復活,天主的白晝進入了歷史的黑夜。因著耶穌的復活,天主的光照耀了全世界和整個歷史。白晝出現了。”

教宗接着说:“天主的圣言是人所需要的真光”,基督是这道皓光,从这道皓光涌出了每一个生命,这道皓光也为我们指引道路。因着基督,真理与爱得以并驾齐驱。教宗说:

“巴斯卦蠟燭燃燒,並因此消耗自己:十字架和復活分不開。從十字架、從天主聖子的自我奉獻產生了光,於是真正的光明進入世界。”

随后,教宗解释了马尔谷福音中有关耶稣同情前来聆听他的民众的这段记载,当时这些人处身于彼此对立的潮流中,不知道何适何从,因而来请求耶稣指点迷津。教宗说,同样的情况今天也存在:

“對我們這個時代,基督必定也感到非常同情,因爲在那許多偉大的言論之後隱藏著嚴重的迷茫。我們該朝哪裏走呢?我們能慿什麽價值來規範自己呢?我們可以根據什麽價值教育青年,而不至于給他們一些立不住脚的規則,或向他們要求一些不應該加給東西呢?基督是光。”

教宗因此强调说,在这混亂的时代中,我们基督信徒应该像星星一样在世界上发放光明。

教宗接着解释了水的象征,他说,在圣经中,水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海洋,是与地上生命相对的力量,清泉,则赐予生命。教宗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耶稣则是“赐予生命的永不枯竭的水”。教宗于是说:

“在聖洗聖事中,上主不但把我們變成光明的人,也變爲涌出活水的泉源。我們每個人都認識一些類似的人,他們以某種方式使我們感到清爽和更新;他們像是新鮮的水泉。我們不一定要想像如奧斯定、亞細西的方濟各、阿維拉的德蘭、加爾各答的德肋撒修女這樣偉大的人物,活水的江河的確藉著他們流進歷史中。感謝天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不斷地看到如水泉的人。當然,我們也看到一些反面的人:他們散佈一種來自死水污濁的氣氛,甚至是有毒的氣息。”

因此,我们应该向天主祈求常常做“纯净和新鲜的泉水,从他的真理与爱中不断涌出。”


复活节前夕守夜礼中的第三个象征是歌唱新歌“阿肋路亚”。教宗说,若望的默示录的描述代表了教会浮沉在掺杂着火的玻璃海上,却唱出“赞美义人之歌”:

“教會在應該沉入海底之際,却高唱得救者的感恩之歌。它既站在歷史死亡的水面,却已經復活了。教會一方面高唱,一方面緊抓住上主的手,祂把教會提在水面上。教會知道它因此被提升到死亡和邪惡的重心引力之外,這個引力原是它難以逃脫的,而現在卻被提吸到天主真理和愛的新引力之內。”

教宗强调,复活了的基督的爱和生命之引力战胜了仇恨与死亡。因此,教会在每一个时代都给予人即将沉没的印象,而教会也总是得救,得到主耶稣救援之手的支撑。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