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1 14:21:13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取自天亚社、亚洲新闻通讯社、台北教友生活周刊:

--中国教会人员到被封锁的北川灾区附近派发米粮
--畲山“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
--『庆祝天主教在台湾150年(1859~2009)』筹备记要
--新加坡总教区调查显示参与弥撒人多,投入教会活动者少


中国教会人员到被封锁的北川灾区附近派发米粮
【天亚社中国绵阳讯】四位中国教会神父和两位修女越过军警的检查站,到达成都教区范围内受灾严重的北川县一个封锁区附近,派发粮油食品给受困的地震灾民。

绵阳市露德圣母堂主任司铎锺诚神父带领天主教志愿者,利用三辆汽车和一辆货车运载粮油,探望五月十二日四川省强烈地震的灾民。

志愿者包括三名来自国内其他教区的神父,以及在绵阳露德圣母堂区服务的张义梅修女和詹登菊修女。他们带同五吨大米和二百桶食油,于五月廿一日从绵阳向西北出发。他们前往已被封锁的北川县城附近。

锺神父翌日对天亚社说,他们在北川、安县和其他县市等十多个地点的帐篷挨户探访,向灾民派发粮油,幷安慰当地的教友和居民。

他说:「我们先开车到永安镇,之后到达被封锁的北川县城前的擂鼓镇。驻守在擂鼓镇前一个检查站的士兵拒绝让我们进入。我们向他展示一张红十字会的许可证,幷举起一张写上『天主教爱心捐献』的标语,请求他们让我们过去。」

他说,值勤人员最后让他们通过,但「警告我们要加倍小心」。

据国内媒体报道,北川县城三万人口中,约一万二千人罹难,三千人失踪。

锺神父指出,北川县有数百名教友,他们大部分都住在县城外的乡郊。

中国国务院五月卅日公布,地震已造成68,858人死亡,逾36万人受伤。现时仍有18,618人失踪,逾1,500万人无家可归。


畲山“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
(亚洲新闻畲山讯)至少两千五百多名各界教友于“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之际前往畲山圣母朝圣地朝圣。为了积极响应教宗本笃十六世号召全球信友为中国的天主教会祈祷的郑重邀请,五月二十四日,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邢文之辅礼主教偕全体神父修士修女和部分教友在畲山举行了隆重的朝圣活动。

从上午七点起,各堂区的神父及教友陆续到达畲山。约上午八时起,大殿钟声响起,修院乐队开始奏乐,顿时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礼仪于八时三十分正式开始,邢主教带领大家齐集三圣亭,分别在若瑟、圣母和耶稣圣心亭前献花,诵经,邢主教简短讲道,之后齐唱圣歌。邢主教特别提醒大家在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国教友应该格外信靠圣母转祷的力量,就如她当年怎样保护了她的圣子耶稣,今天也同样会保护我们。

三圣亭前祈祷后,邢主教主持迎圣母礼,由中山教堂广场开始沿“之”字形十四处苦路走向山顶大殿。香炉、十字架、烛台、修士修女、教友,最后是畲山圣母、主教,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茂密的竹林中穿梭不息,直奔于座落畲山之颠的圣母大殿。这不就是我们中国教会的图像,主教、神父、教友在圣母的看顾下经过曲曲折折的世途,最终会到达天上的圣殿。途中大家手持玫瑰念珠热诚诵念玫瑰经,齐唱圣母歌,祈求畲山圣母进教之佑庇护中国教会。

迎圣母礼毕,大殿已是座无虚席、挤得水泄不通,弥撒前由修院高神父讲道,在道理中,他提到了教宗及全球教会对在中国的天主教会那份特殊的感情及我们应把中国教会及教会所面临的一切困难都奉献给畲山圣母,同时他还特别邀请在场信友为四川汶川的地震灾区祈祷。道理最后邀请在场的全体起立诵念教宗本笃十六世亲撰的《向畲山圣母诵》。诵经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从中透露出中国教友对处于困境中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畲山圣母的庇护下一定能作好天主的子民、圣母的好儿女,幷勇敢地向中国同胞宣讲福音,引领更多的人归向基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主的大爱作可信的见证人。

讲道后约上午十时,由邢主教主祭,金主教及全体神父共祭,开始了当天朝圣活动的最高峰——感恩祭,由温州总堂的天音合唱团咏唱弥撒礼曲。主教念完圣体经后,走到畲山圣母像前和全堂教友再次诵念教宗本笃十六世亲撰的《向畲山圣母诵》。之后主教给予教友隆重降福,圆满结束了朝圣活动。

晚上修士和教友在中山三圣亭又举行了“为中国教会祝福,为四川灾区祈祷”的烛光晚祷。在祈祷会中,大家特别用圣歌、圣诗、自发祷词为中国教会和灾区献上祈祷。

二OO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在中国教会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中国教会而言却具有特别的内函。因为中华教会在隆重庆祝进教之佑瞻礼的同时,也在重申在主耶稣基督内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及对教宗的忠诚。

在此,我们特别将中国教会托于畲山圣母进教之佑的护佑下,望其转求天主,赏赐中国教会信心、希望,能够过一个自由的、正常的、中国化的教会生活。联合普世教会齐声称扬、赞美万王之王!


『庆祝天主教在台湾150年(1859~2009)』筹备记要 作者 郑莱颐
(台北教友生活周刊讯)天主教会在台湾,一个半世纪来秉持着「爱主爱人」的诫命,奉献于教育、文化、传播、社会、医疗、慈善等事业,伴随台湾的成长,见证天主之爱,更重要的是不断邀请人们参与这样的生命之爱;这样的持续福传,即将堂堂迈入一百五十周年。

一五○年这个光荣的注记,不仅是教会内的庆典,我们更热切希望与台湾各界共同感恩、分享喜悦。长达一年半的系列庆祝活动,自今年五月十七日于高雄市光荣码头揭开序幕后,将次第在全台各地举行,直到明年底。其中有各教区接力的万金圣母环岛巡礼,也有各自办理的文物展、音乐会、座谈会等;幷有收录台湾百余特色教堂,结合附近景点美食的心灵之旅书刊,也将于期间内问世。至于明年底,基督君王节的隆重闭幕式则正在筹画中。

主教团去年底的会议提出一百五十周年的庆祝议题后,由七个教区及其传协会,连同主教团秘书处及全国传协会所合组的「全国筹备委员会」展开运作。首先确定整体活动的标题为「天主教在台湾150年(1859-2009)」。其次订出活动标记与语汇,语汇要求简明有力,标记当然就是语汇的图案呈现。几番南北合纵,汇整教友、神父、主教的意见,决定以「福临台湾150」为语汇。「福」字代表天主的福音、天主的福佑、万福圣母将耶稣带给台湾…,「福」更是台湾各界所喜爱通用的吉祥字汇。「临」表示在此、来到,也韵合150的发音。标记则设计背景为蓝绿外框的台湾地图,将圣家福字、十字架、150三个纵向图案置于地图上,以线条向右上方聚焦,呈现行动感,表示从过去的1859,到现在的2009,直到未来,天主教会必持续努力,福传台湾。

关于开幕式的筹备,由于当年西班牙道明会士郭德刚神父等从高雄上岸,奠下福音由南而北传递的基业;高雄教区对一五○周年有特别深刻的铭感,早已开始筹备庆祝大会,「全国筹委会」顺势委由高雄教区全权办理开幕礼,也方便筹办的地缘性。为了这项大型活动,我了解他们召开了多次会议,纪录之丰富已达「装订成册」的规模。因为细腻规画、用心执行,加上全教区总动员的成果,当天与会贵宾及来自全台各地的参礼者,共度礼仪隆重、节目丰盛的一天,感受到在地热情,当然也验验了高雄的阳光;相信近日的教会媒体于此均有详尽的报导。

「万金圣母环岛巡礼」计画于今年九月由高雄启程,依各教区所提报的合宜周数,自南而北转东,明年六月下旬从花莲返回高雄。行伍包括圣母轿、花车、巡行车、护卫;各教区之间的交接礼,将于当地著名公共场所隆重举行,日期均订在周六,以便利更多教友及民众参礼。这项巡礼是一个深具意义的宗教信仰公开表达方式,因着圣母妈妈将耶稣带给台湾,相信不仅是教友,台湾社会也乐意经由圣母转祷,共享福临。万金圣母自民国八十年环岛巡礼迄今,相隔多年再次出巡,全程约达十个月,正好构筑一五○庆祝的有力纵轴。

全国筹委会由高雄教区刘振忠主教担任主委,迄今即将进入三筹会议,期间充份感受主教的谦从包容细致风趣的领导风格;在共同事务的分工,筹委会的逻辑是鼓励参与、各有承担。例如活动组为高雄传协、公关文宣组为台北传协、志庆产品组为嘉义教区、纪念集锦组为台中教区等等。为呼应减碳节能概念,礼仪本、旗帜等教区间可以传用的,尽量延续使用。此一长期的全国性庆祝活动,我观察到不论是筹备过程或活动本身,原本一牧一栈的教会,有机会彼此观摩见贤思齐,有必要联结合作加强互动;这真是天主赏报的美好附加价值。

庆祝活动次第举行,各项筹备持续进行,需要弟兄姐妹们参与效力之处更形增加。系列活动,诚挚邀请教友们同庆,我们也期待因您的热情传达给亲朋好友,台湾社会更能听见、看见「天主教在台湾150年」,分享「福临台湾150」的喜乐。


新加坡总教区调查显示参与弥撒人多,投入教会活动者少
【天亚社新加坡讯】据新加坡总教区天主教研究中心近期进行的调查显示,八成天主教徒每周都参与弥撒。这比率较其他地方的教会为高,但参与教会活动的人却少,近半成受访者表示,参与弥撒是他们唯一与教会相关的活动。

有七成人从未参加过祈祷小组或团体,而他们中,三成表示愿意参与此类组织。另一个鼓舞人心的指标,就是青少年参与弥撒的人数更比成人多,亦更活跃于其他教会活动。

此次天主教人口简况报告,是零七年八月两个周末进行的调查的结果。社会学家柯斯蒂利亚(Stella Quah)设计调查问卷。受访的有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七人,年龄在十二岁以上,包括外国人。逾八成受访者表示每周都参与弥撒。

天主教友一般都对所属堂区有归属感,七成六的人赞同在新加坡有自己的堂区圣堂。

然而,约一成三受访者除参与弥撒外,每月仅花四小时参加教会活动或职务,另有约一成六的人每月参加此类活动时间不到一小时,而近半成人更除弥撒外不参加任何教会活动。

每周参与弥撒的最高比率,是十二至十四岁组别,几近九成,紧随的是十五至十九岁组别,占百分之八十五。年轻教友也对各自堂区最有感情,亦比成人参与更多教会活动。

据研究中心报道,柯氏将此归功于教理讲授。「这可能是多年的教理讲授的功劳。年轻人确实基于社会原因而更喜爱交友,和更乐于参加教会的活动。」

调查显示大多数天主教家庭不常一起祈祷,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很少或从来没有一起祈祷。

报告称,教友家庭仍然坚固。六成教友来自天主教家庭。在已婚受访者当中,百分之八十四与教友结婚。

大多数教友经常与家人一起参与弥撒,六成五受访者与一位以上的家人一起进堂。这一组别人士大多定期进堂,其中八成六每周参与弥撒。报告称,教友家庭在进堂方面相互支持。

另一方面,五分之一的人独自参加弥撒。在年长教友当中,这比率上达百分之廿九。

  语言也是问题。两成教友不说英语,在家祇说一种亚洲语言。根据研究中心的报告,这意味需要提供更多服务和职务,照顾不说英语的教友。

外国人参与调查比例很高,最多为菲律宾人,其他还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报告称,调查结果「突显需要关注的范畴,例如吸引教友参加弥撒以外的其他活动,发展基督徒小团体,加强家庭的祈祷生活等。」它还说:「一些浮现的趋势,例如年长教友独自参加弥撒、外籍教友人数增加等,都应该使教会醒觉要更加满足这些人士的需要。」

新加坡总教区的统计显示,在二零零七年,有十七万多已登记教友,占政府同年统计的四百四十八万总人口的百分之四。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