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5 15:45:00

《葛利果圣歌欣赏》:天使弥撒曲II


大家好!我们继续欣赏葛利果圣歌曲目的天使弥撒曲(La Missa de Angelis)。

欢呼歌(Sanctus)的历史相当古老,在第一世纪末的圣克莱孟教宗的书信中已经提到过,第四、五世纪时被收入在弥撒礼仪,属於变化部份的歌曲,直到十三世纪才被排入固定歌曲中,在正式祝圣圣体之前全体信友的大合唱。歌词也是拉丁化的希腊文,几乎都是从圣经摘取衔接改编而成。欢呼歌的後段迎主曲(Benedictus)比较晚出,由法国教会开始使用,罗马教会要到第七世纪才采用。[Musica]

羔羊赞(Agnus Dei)也是来自东方希腊礼仪,由第七世纪希腊籍的教宗赛尔琪一世(Sergius I)引入拉丁礼仪。开始时是三次相同的呼求,到十世纪时才将第三次的呼求略做改变为「求祢赐给我们平安」。羔羊赞是伴随擘饼礼的谦虚呼求,重覆基督在晚餐中的动作,是米兰教会非常重要的仪式。在葛利果圣歌曲调中,这三次的呼求是由教友与领唱员或歌队相互答唱的,为时甚短。因此,当大型合唱曲式兴起後,作曲家们就以合唱团及管弦乐队的重复乐句加长歌曲的时间,取代领主曲的位置,因而失去了伴从擘饼的意义和祷文的性质,成了弥撒曲的结束部分,却也成了作曲家们为表达内心虔诚全力以赴的精心杰作。[Musica]

在十三世纪弥撒曲形成的初期,除了五首固定经文歌曲外,还有弥撒礼成时的遣散曲(Ite Missa est)。现存最早的复音弥撒套曲是十四世纪初期的「都尔奈弥撒曲」(Missa Tournei)以及马肖(Machaut)自创的全套复音弥撒曲「圣母弥撒曲」(Messe de Notre Dame),它们都以「遣散曲」作结束。直到十五世纪「尼德兰乐派」大量创作固定经文部分的五首弥撒曲後,就不再以「遣散曲」作为弥撒曲的结束。事实上,弥撒(Missa)这个字是来自弥撒礼仪完成时,主祭或执事宣布的「弥撒礼成」(Ite, Missa est)。[Musica]

李振邦神父在《圣乐使命》中对圣乐(Musica Sacra)下了这个定义,我们与大家分享: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其效果却是超时空的;圣乐更是由时间中找取永远,在时间中迈入永恒。圣乐是人类向造物主的欢呼,乃是一种情不自禁的高歌,表达其坚信切望热爱之至诚。可见,虔敬热爱能够使人超脱自我,忘怀人间,飞向天主,与凯旋教会的歌队合一。因此,圣乐不单是人类对天主的敬爱的一种表示,还能扩大增强人类对天主的爱。如同大圣额我略对他的隐修士们所说的:「天主的圣意,是要你们的生命成为一篇赞诗。」

这一点圣奥思定说的很明白:「歌队是多数歌唱者的协和;当我们在歌席中歌唱时,大家是同心合意地歌唱,因此普世已成了一个基督的歌队。让这个歌队从东方到西方齐声高唱吧!」他又说:「天主本无法形容:不可形容,却又不能沉默,因而只好长吟」;因为在主的赞歌声中,每个教友的心灵与全体教会融合为一,在主的圣礼的无边草原上,尽情与全体教友一同汲取其圣爱的滋养。圣奥思定继续说:「会爱的人,才会唱歌;歌者之声,圣爱之火。」可见虔敬热爱的祈祷,乃是圣乐的灵魂,没有爱火,圣乐便失去其内在的生命力,也就失去其「圣」的条件,成为一种毫无价值的声响,空洞而无内容的言词。

教会利用一切本性的善与美,作为引人接近天主的正当方法,以超性完成本性。圣乐好似天主的无限美善与人类智慧及其感性之间的一座桥梁,助人在圣礼中与天主作精神的接触,使人心融会於天主的谐和之中。任何纯正的艺术,都是向上的,超物质的,是天主无所不在的美的反应;圣乐更是天主的光与热、爱与力的辐射,融天地之和,是天主绝对谐和的一声回响,三位一体永远美丽的影像。因此,圣子降生,放弃了一切的外场荣耀,却保留了音乐:天使奏乐歌咏於空中,牧童吹笛献礼於马棚,今日乡野僻区,凡有圣堂之处,也就有圣歌的高唱。

圣歌无非是唱出来的祈祷,需要具备艺术形式、音乐情感及祈祷内容。圣热罗尼莫说:「歌颂上主,不只以口,且当以心」,又说:「基督忠仆的歌唱,不是要人喜其歌喉,乃要使人爱其歌词。」圣奥斯定说:「唱得好,等於加倍的祈祷」(Qui bene cantat, bis orat)。这正是教会自古礼乐并重的基本因素。[Musica]

感谢您的收听!祝福您平安喜乐!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