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9 14:49:00

教宗方济各2015年3月18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家庭——儿童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8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儿童,解释了儿童是人类和教会的财富。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在对家庭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母亲、父亲、子女、弟兄姐妹、祖父母——省思後,我想以儿童的形象来结束家庭系列要理讲授的第一单元。我将它分为两个部分,今天我要谈儿童是人类的巨大恩典:他们的确是人类的一份大恩典,但他们也是最受到排斥的群体,因为他们连出生都不被允许。下周我将谈几种伤害孩童的创伤。我想到我上次在亚洲访问时所遇见的许多儿童,他们充满生命和热情。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世界上的许多儿童在不适宜生活的环境中生活。的确,不仅在道义上,也在社会学上,从如何对待儿童就能判断出这个社会是自由的社会,还是受国际利益支配的社会。

首先儿童提醒我们,大家在幼年时期需要完全依靠他人的呵护和宠爱。天主子也不例外。这是我们每年在圣诞节默观的奥迹。圣诞马槽的图像以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向我们传递这个事实。但令人好奇的是:天主并不难於让儿童明白祂,而儿童也很容易便能理解天主。福音记载了一些耶稣关於“小孩子”的精辟言谈并非出於偶然。“小孩子”一词表明,所有人都有赖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儿童。例如,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称谢祢,因为祢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玛十一25)。祂又说:“你们小心,不要轻视这些小子中的一个,因为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在天之父的面”(玛十八10)。

所以,儿童本身就是人类和教会的一笔财富,因为儿童不断地提醒我们为进入天主国的必要条件,那就是不可自负,却需要得到帮助、爱和宽恕。我们都需要得到帮助、爱和宽恕!

儿童也提醒我们另一个美好的事;他们让我们知道自己永远是儿女。一个人即使长大成人或步入晚年,即使为人父母,即使身居要职,这种种角色背後始终有他作为儿女的身份。我们众人都是儿女。这事实经常告诉我们,生命不是我们所给予的,而是我们所领受的。生命的重大恩典就是我们所领受的第一件礼物,即生命。有时我们会忘记这事实,似乎将自己作为生命的主人。相反地,我们根本就是从属的人。事实上,我们在各个年龄段、各个境况中、各个社会阶层中都感到自己是或仍然是儿女,是我们万分欣喜的理由。这是儿童以他们的临在所传递给我们的首要讯息,仅仅是他们的临在就足以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儿女。

儿童给人类带来诸多恩典、巨大财富。我只谈其中几项。他们带来以信赖和纯洁的目光观察事物的方式。儿童本能般信赖爸爸妈妈;对天主、耶稣和圣母具有本能的信赖。与此同时,儿童的心目是纯洁的,尚未被硬化心灵的恶意、虚伪和生活的“积垢”所污染。我们知道儿童也有原罪,有其自私性,但他们保存着纯洁以及心灵的单纯。儿童不是圆滑的人:他们感觉什麽就说什麽,看到什麽就说什麽,而且坦率说出。他们屡次令父母尴尬,在别人面前说:“我不喜欢这个,因为它很难看。”然而,儿童说的是他所看到的,他们不是虚伪的人。他们还没有学会我们成人已精通的那虚伪的学问。

此外,儿童藉着他们的内在单纯,带来接纳和给予温柔的能力。一如圣经所言,温柔是拥有一颗“血肉”的心,而非“铁石”的心(参:厄三六26)。温柔也是一首诗:是对物与事的“感受”,不将它们视为纯粹的物品,使用它们,只因为它们有用。

儿童有微笑与哭泣的能力。有些孩子当我伸手拥抱他们时会微笑。其他孩子看我穿着白衣,以为我是医生,我来是为他们打预防针,於是就哭了,但他们的哭泣是出自本能啊!儿童正是这样!微笑和哭泣:这两件事在我们成人身上往往冻结了,我们不再有这能力。许多次,我们皮笑肉不笑,我们的微笑没有生命,是不生动的微笑,也是做作、滑稽的微笑。儿童的微笑发自内心,哭泣也出自本能。外表由心而动,我们的心总是自闭,丧失了微笑和哭泣的能力。因此,儿童可以重新教我们如何微笑和哭泣。我们应该自问:我是自发、坦率、怀着爱微笑呢,还是做作地微笑?我还哭泣吗,或者我已经失去了哭泣的能力?儿童教我们回答这两个非常人性的问题。

为此种种原因,耶稣勉励祂的门徒要“变得像小孩子那样”,因为“天主的国正属於这样的人”(参:玛十八3;谷十14)。

亲爱的弟兄姐妹,儿童带来生命、欢乐和希望,也带来麻烦。但这就是生活。儿童当然也会令人操心,有时会带来许多麻烦。可是,有这些使人操心的事和这些麻烦的社会总比一个忧伤和死气沉沉的社会好,因为死气沉沉的社会没有儿童!若我们看到一个社会的出生率勉强达到1%,我们便可说,这个社会是忧伤的,是死气沉沉的,因为没有儿童。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