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1 18:55:15

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指出信仰在教会中诞生和生活,绝非个人行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10月31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这两天罗马开始进入深秋,气温骤然下降,参加教宗公开接见活动的各国朝圣信友大约两万人不顾当天上午时断时续的阴雨,聚集在广场上,聆听他讲话。本周三是教宗在进入信德年后主持的第三次周三接见活动,他在关于信德年的要理讲授中,仍同上周三一样,首先向信友们提出一个问题:由于信仰是我“个人的”事,我就能独自将它生活出来吗?

对这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越来越普遍认同的问题,教宗解答说:“不错,信仰首先是一项个人行为,是在人的内心深处发生变化、使人皈依、改变生命方向的一件事,就是说我的个人生命接受了一次转变。不过,我的这一信仰并非我独自反省的结果,不是我思想的产物,而是一个相互关系,一个对话的果实。在这一关系中有聆听、接纳和回应,是同耶稣的交谈,祂领我走出固步自封的‘我’,向天父的爱敞开心怀。”

可见,信仰不是与耶稣的私人交谈,它是天主藉着教会赐予的恩典。教宗说,自始以来教会都是信仰的场所,是信仰传递的场所。因此,教会不是一个社会学实体,而是根植在天主、耶稣及圣神内的团体。教宗说:“除非有团体的信仰,才有真的个人信仰。换句话说,除非在‘我们’的教会内度信仰生活,才能有我的信仰;除非在至一的教会内度共同的信仰,才能有我们的信仰。教会是众信徒的母亲,‘没有一个人可以称天主为父,若他不把教会看作母亲。’因此,信仰源于教会,将人引向教会,在教会内生活。牢记这点很重要。”

澄清了信仰原则后,教宗更进一步指明教会传承的重要性,这个传承确保我们所相信的是宗徒们宣讲源自基督的讯息。教宗说:“要是说圣经记载的是天主的话,教会的传承则忠实地保存和传递信仰,为使各个时代的人都能接受教会的丰富资源,充实自己恩宠的宝藏。”

使个人信仰成长成熟的场所是教会团体,因此,刚闭幕的世界主教会议讨论的新福传这一核心课题,就是在天主恩宠的陪伴下,对信仰的公开表达。教宗最后指出:“将信仰搁置在私人生活范围,这一在今天流行的趋势违背了信仰的本质。我们需要教会来坚定信仰,一起体验天主的恩赐,这些恩赐就是:天主圣言、教会圣事、恩宠的支持和爱的见证。在似乎由个人主义支配人际关系,使人越来越脆弱的世界中,信仰要求我们做天主的子民,成为教会,做天主爱全人类及使人类共融的传递人。”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