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2 14:19:02

主日弥撒讲道(丙年基督圣体圣血节)


各位兄弟姐妹,上一个主日我们庆祝了圣三主日。教会藉着庆祝这个奥迹来提醒我们天主对我们的爱。我们对天主的认识,重点并不在于对三位一体奥迹理论上的理解,而是在于三位一体的天主如何彼此相爱,而这份无私的爱也进入了受造界,使我们人类也同样分享天主自我付出的爱。从这份对天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天主是爱。

今天读经一的章节取自创世纪,它记述了亚巴郎的初期信仰旅程。在这之前,天主已经把在亚巴郎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土地预许给他,同时也许诺亚巴郎的后代子孙将像地面的沙尘那么多。 根据当时普遍的想法,这样的承诺意味着亚巴郎和他的家族将统治客纳罕地区,并成为当地的国王。而创世纪十四章所记述的正是在纠正这类看法,并提出问题的焦点所在,那就是:身为天主的仆人,拥有土地的意义是什么。

创世纪第十四章的开端,提到四个敌国的国王和五个客纳罕地区的国王开战,索多玛的国王就是五位国王中的一位。索多玛被占领,罗特也被俘虏。当亚巴郎得悉他的侄子被俘虏后,他开始策划反攻,最终他打败了敌军,救出罗特。亚巴郎当时不是国王,只是天主的仆人。

为了感谢亚巴郎的帮助,索多玛王特别前去迎接亚巴郎,并向他致候。就在同一时刻,身为天主司祭的撒冷王默基瑟德带着饼和酒来迎接亚巴郎。

默基瑟德祝福了亚巴郎,也同时赞美天主。亚巴郎也慷慨地把战利品的十分之一馈赠给默基瑟德。

今天的读经二取自格林多前书。保禄宗徒引用了主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说的话。它告诉我们面饼成了耶稣的身体,葡萄酒成了他的血。藉着这圣事礼典,信友们从主耶稣牺牲的祭献中汲取神益。

在旧约时代,天主通过他的话语和祭献来与他的子民沟通共融。在新约的时期,主耶稣藉着他的话语和牺牲把我们带入与他和圣父的共融中。

今天的福音章节取自路加有关五饼二鱼的记述。这个喂饱五千人的奇迹是唯一一个在四部福音中皆有记载的奇迹。路加的记述主要取材于马尔谷福音,同时将该故事加以塑造,以符合他的写作目的和情境。主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刚刚退往贝特赛达城,但是群众很快就找到他们。因此主耶稣藉此机会教导他们有关天主之国的道理,并且治愈很多病人。当这一天快要结束时,门徒们开始担心这些人的膳宿问题,他们于是要求主耶稣在天黑之前遣散群众。这就是喂饱五千人奇迹的背景。

这个戏剧性的事件始于主耶稣命令门徒们负责喂饱人群。这个命令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完成,因为他们仅有五个饼和两条鱼,而在场需要吃饭的人却有五千多。门徒们感觉到危机就在眼前,于是都感到十分焦虑。然而主耶稣却很镇定,他指示门徒们让群众分成五十人一组坐下来。

这个奇迹解决了当时的危机,但是整个事件却进行得十分迅速且不引人注意。主耶稣拿起饼和鱼,将它们分开,让门徒们发给在场的人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但都吃饱了,还剩下总总十二篮筐的食物。这个故事没有详细记述主耶稣如何行了这一喂饱五千人的奇迹,但是它提醒了我们三个类似的事件。第一、我们回想起天主在旷野中如何以神奇的玛纳喂养了以色列民。第二、我们回想起先知厄里叟如何以二十个饼喂饱了一百个人(列下四42—44)。第三、这事件令我们回想起感恩祭中传统的语言。主耶稣的举动,比如举目望天,祝福饼和鱼,掰开它们,将它们分发给众人,这些举动对路加的基督徒团体来说,就是感恩祭中的行动。当主耶稣复活后,两位门徒在厄玛乌掰饼的时刻认出主耶稣来。在主耶稣内,天主在今天仍然以奇妙的方式来喂饱他的子民。

藉着今天三篇读经的提示,我们做出下面三点省思:

(一) 主耶稣建立感恩圣事是为把福音生活化
以色列子民常常盼望天主临于他们当中,而主耶稣所带给他们和我们的福音是在告诉我们,天主已经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不需要再等待。对于第一世纪的以色列子民来说,他们较难去接受主耶稣的福音价值观,因为它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在天主眼中都是平等的。天主的临在不排除任何人。而主的晚餐也不排除任何人的参与。在这强调社会阶级的俗世中,我们要努力活出福音的价值观,好使基督的临在成为一个事实。

(二)活出自我交付的爱
主基督在受难前夕建立了圣体圣事,主要是邀请我们效法他活出服务与牺牲的爱。因着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他吸引万民归向他。每当我们在举行感恩圣祭时,我们就是在纪念主耶稣的救赎工程,参与他的苦难、死亡与复活。每当我们领受基督的圣体圣血时,我们被邀请为他人活出基督的服务与自我交付的爱。

(三)圣体圣事象征我们的合一共融
领受圣体圣事为天主教信友来说,是最神圣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深信主耶稣在饼、酒形下亲临于我们当中。但是这至圣的圣事不只是仅仅涉及到个人与天主之间的关系,它还涉及到个人与整个基督徒团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圣事提醒我们教会的多元性和一体性。我们众人在基督内合而为一。教会是我们救恩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一起见证基督的爱与救恩。圣体圣事是引领我们建立团体与迈向合一的圣事,我们要当心,不要使它成了我们分裂的因素。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