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2 17:52:38

主日弥撒讲道(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各位兄弟姐妹,在上一个主日的福音中, 我们听到主耶稣如何向群众宣示他的真正身份,并邀请他们到他那儿去,以获得永生。是的,主耶稣是天父派遣到我们中间的唯一救世主,藉着他,天父将救赎的恩典赐给所有的人类。他是生命之粮,谁若吃了他的肉将要永远活着。这意味着谁若愿意接纳主耶稣,让他成为生命的动力和中心,必获得永恒的生命。

今天的读经一是取自箴言。这部旧约中的智慧著作的主题是需要在生命中做出正确的抉择。理所当然的,这个正确的人生抉择就是迈向天主和生命的抉择。在箴言这部旧约书中充满了实际的指导方针去帮助读者们迈向生命的旅程。因为人生中也有另一种的路途,就是迈向死亡的旅程。这部书内的箴言有大部分被认为是撒罗满王的作品,因为它们大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君王时代,就是主耶稣诞生之前一千年左右。

今天所宣读的章节是以描述智慧建造她的房屋作为开始。我们可以想象那建筑的美丽壮观,因为她为整座建筑雕琢了七根石柱。那些进入智慧的房屋的人会看到一张充满美食好酒的桌子。这意味着这里有许多滋养我们生命的好东西。智慧派遣她的使女到城中邀请每一位她们遇见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智慧带领和指引的人们。智慧在这里的作为象征天主为救赎他的子民所做的一切。

在同一章中,箴言的作者也警告那些不寻求生命之路,忽视天主而只寻求物质生活满足的人们。因为愚昧也在向愚钝无知的人们发出邀请。但是愚昧的房屋内只有面饼和水。那些进入它的家的人们正踏上迈向无知和死亡的路途。

保禄宗徒在今天的读经二中向我们指出,主耶稣以他自己的榜样教导我们该如何去生活。主耶稣非常‘智慧’地把握住了行善的每一个机会。他的一生也显示了他对我们的旨意。

天主圣神帮助我们去认识和活出天主的旨意。当我们充满圣神的时候,我们会兴高采烈地歌颂赞美我们的复活主。我们也因此会以主耶稣基督之名,时常并为一切事感谢天主父。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继续听到若望福音有关生命之粮的论说。这个记述从主耶稣以五饼二鱼喂养五千多人开始,直到他以自己的肉来喂养群众的谈论,这其中的矛盾气氛逐渐升温。主耶稣这个生命之粮的论说在今天所听到的章节中,进入了高潮,因为他非常清楚地指出,他所说的生命之粮就是他的肉。若望福音的作者在福音的开始不久后就提到圣体圣事,而没有等到最后的晚餐才谈论圣体圣事,这样的安排是有他的目的的。对若望来说,主耶稣的一生形成了圣体圣事,所以,圣体圣事并不只是由最后晚餐那一个单独事件所形成的。那些参与感恩圣宴的人们分享了主耶稣的全部生命,并且和他建立起一个带给新生命的密切关系。

今天的福音章节的开始,我们听到主耶稣对群众说他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之粮。他所赐给的食粮,就是他的肉,是为世人的生命赐给的。主耶稣的宣示再次引起犹太人之间激烈的争辩,因为他们不清楚到底主耶稣讲这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然而,主耶稣利用这个机会来更深一层地谈论这事。主耶稣不仅仅自己是生命之粮,而且,为想要得到真正生命的人来说,吃他的肉与喝他的血是个必需。他提到的永生也就是只有他才能给予的新生命。

在若望福音第六章内有关圣体(感恩)圣事奥迹的谈论远远超过对观福音在这课题方面讲论的篇幅。若望强调了感恩圣事中密切关系的幅度。当信者参与感恩圣事时,信者不只是领受了主耶稣,他们也同时与主耶稣建立起一种自我奉献的亲密关系。信者就在那一刻进入了只有主耶稣才能赐给我们的新生命中。这个新生命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生命。它为我们达成和维持一个神圣的相互关系,而这个关系也只能以‘永生’二字来形容。

在今天三篇经文的光照下,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点反省:
(一) 圣体圣事提升我们和基督的合一共融
根据今天福音章节内主耶稣所提到的,圣体圣事使我们与他更加密切地共融。凡是吃他的肉与喝他的血的人,他住在我们内,我也住在他内。我们也应当时时祈祷,因为藉着祈祷我们延续与天主来往的关系。

(二)圣体圣事滋养我们内在恩宠的生命
就如物质的食物带给我们身体的健康,圣体也奇妙地使我们的灵性生活得到滋养。这‘每日的食粮’供给我们力量,并以基督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生活中的挑战。它不只提醒我们的基督徒身份,同时也使我们更实在地活出这个身份。

(三) 基督需要我们的回应
基督两千年前建立的圣体圣事藉着教会的传承,我们今天也领受这一神圣的圣事。尽管如此,除非我们明智地去生活,这个圣事不能发挥其神效。如何明智地生活呢?远离罪恶的行为,拥抱基督的救恩;认清哪些事情是对我们有益的,哪一些事情是让我们步入死亡的旅程。

总之,圣体圣事是我们信仰的泉源与高峰,也是一份莫大的宝藏。就如在任何的关系中,如果我们珍惜它,我们就会有更深的感情和经验一个更有意义的生命。对于参加弥撒圣祭,我们要不时地提醒自己:将参加弥撒的焦点放在圣体圣事的恩典奥迹上,而不只是为了尽教友的本分而已。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