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18:21:32

教宗圣地朝圣之旅:结束七天艰辛行程,安返罗马。临别赠言:不要再流血,不要再交战,建立基于正义的和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七天圣地朝圣之旅于五月十五日下午两点三十分结束,搭乘以色列航空公司波音七七七专机返回罗马。临别时,教宗在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向欢送他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政教要人、以及各界代表留下离别赠言说:“不要再流血!不要再交战!不要再彼此冲突!不要再有恐怖暴力行为!要打破暴力的恶性循环!但愿建立基于正义的持久和平,享有真正的修和与痊愈”。

七天朝圣之旅,从登上约旦内波山开始,怀着三千两百五十年前梅瑟从那里眺望巴勒斯坦延绵的丘陵河谷的心情,冀望这是一块天主所赐的真正福地,是流奶流蜜的富饶之地。但天主的赏赐也需要人的善意回应,才能产生真实的效果。七天的朝圣巡礼,教宗每到一处所发表的讲话,都不离开劝诫战争冲突,激励宽容修和,不论向伊斯兰教徒或向基督信徒和犹太教徒,他的话是同样地语重心长和迫切。这三个宗教是所谓的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都以耶路撒冷为他们最重要的圣地之一。

两千年前,以色列一位正义虔诚的人西默盎曾预言耶稣说,他的出现成了许多人的绊脚石。这许多人就是不接受、不相信他的人。猛回头看,两千年来中东圣地轮番不停的战事,几乎岁无宁日,岂不应验了昔日耶稣悲耶路撒冷的话吗?今天,他在世的代表,伯多禄的继承人,又再次苦口婆心地规劝生活在圣地的各民族唾弃仇恨,放下武器,和睦共存,为共同崇敬的天主作证。

五月十五日上午,教宗朝圣访问最后的半天,他仍然有多项活动。首先,他到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宗主教府拜会宗主教泰奥菲洛三世,并在这里的大会厅举行基督信徒大公合一会晤。耶路撒冷的希腊东正教辖管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希腊东正教徒。第七世纪上半叶阿拉伯人占领巴勒斯坦地区之后,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开始式微,依赖君士坦丁堡东正教生存。然而公元一零五四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与罗马教宗决裂后,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便跟随君士坦丁堡东正教而去。它在圣地拥有很多的圣地、教堂和隐修院,教友人数也最多,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有四万人,在约旦有两万人。

大公合一会晤后,教宗便前往相距两百公尺远的圣墓朝圣。圣墓相传是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埋葬、以及复活的地方,在新约圣经福音中被称为“哥尔哥达”,也就是骷髅的意思。由于种种历史更迭和纷争,今天圣墓这个朝圣地由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宗徒教会以及天主教分区管理。在耶稣时代,哥尔哥达位于耶路撒冷城外,是一块坟墓地。公元四十一年,耶路撒冷修建了第三道城墙,便把这个地方画入城区。由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发起两次反抗罗马帝国的暴动。因此,在公元一三五年,罗马皇帝亚得利亚诺镇压暴动后,把犹太人、撒玛黎雅人和犹太基督信徒都驱逐出耶路撒冷城,严禁他们回来。这位皇帝为了彻底消灭引发暴动的犹太教的痕迹,下令铲除犹太教所有的敬礼场所。圣墓也遭到池鱼之殃。公元三二五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推动在尼西召开天主教第一届大公会议,当时耶路撒冷主教马加里奥请求君士坦丁皇帝挖掘圣墓,皇帝照办,因此圣墓原址出土。皇帝的母亲圣妇赫肋纳在原地建造一座纪念耶稣复活的圣殿。大约三百年后,公元六一四年,波斯人入侵圣地,圣墓上的复活圣殿遭到严重破坏。六三八年阿拉伯人占领耶路撒冷,对这座圣殿没有丝毫触动。但一零零九年伊斯兰政教领袖哈基姆却下令把这座圣殿夷为平地。九十年后,一零九九年七月十五日,东征的十字军,进入耶路撒冷后,决定建造一座更大的圣殿,把原来圣墓有关耶稣被钉十字架、死亡、埋葬和复活的地点都包括起来。五十年后大圣殿竣工。此后,这座圣殿虽然屡经变故,但原状大约保持到今天。

教宗在圣墓圣殿参访了几个最主要的遗迹,然后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静默祈祷。

教宗圣地朝圣最后一项活动是拜访耶路撒冷亚美尼亚宗徒教会宗主教托尔科姆·马努基安和他的宗主教座堂,有数百位教友在场欢迎。

到此,教宗圣地七天的朝圣访问行程圆满结束,那里三个政治实体的领袖和人民、非天主教基督信仰教会团体和领袖、以及天主教不同礼节的教会团体和领导人全都会晤接见完毕。告别的时刻已经来临。前人播种,后人收获。教宗在圣地播下了非同寻常的和平种子,有待他人排除万难,细心栽培,勤劳耕耘,等待来日结出良好的果实。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