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3 13:22:22

主日弥撒讲道(圣枝主日)


光荣的牺牲

教会向来在四旬期第五主日纪念耶稣的苦难。从这天起直到复活主日,圣堂里的圣像都要用紫色的布遮盖起来。这个习俗是在第七世纪开始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后,圣教会决意复兴礼仪,因而取消了这个习俗。现在圣教会采用初期教会的措置,把耶稣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定为苦难主日。

本主日是苦难主日的第一天,也就是圣枝主日。在弥撒开始前,许多堂口举行圣枝游行,纪念耶稣受难前的「荣进耶路撒冷」。这礼仪留给人的印象很深,因为它一方面意谓着受难的开始,另一方面却预示将来的荣进天国。

今年是礼仪年历上的甲年。依照三年一循环读三部对观福音的规定,本主日弥撒前圣枝游行时诵念的福音和弥撒中宣读的耶稣受难始末,都是取自玛窦福音。据今日圣经学者们的解释,圣玛窦福音的写作手法是以梅瑟来比拟耶稣。这样,耶稣便被视为新的解放者,新盟约的缔结者。这在本主日圣枝主日的礼仪中也可以体会出来。

圣枝游行前诵念的福音描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情况。在这段福音中,圣玛窦不但借着群众的齐声高呼,说明耶稣是达味之子,是奉上主的名而来的先知;而且更援引匝加利亚先知的预言,肯定耶稣的不寻常身份。这位先知曾说:

「熙雍女子,你应尽量喜乐!耶路撒冷女子,你应该欢呼!看,你的君王到你这里来。他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上,骑在驴驹上。」

弥撒中宣读的耶稣受难始末,在叙述依斯加略人犹达斯出卖耶稣的经过和后果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情节。其一是犹达斯以四十块银钱的代价出卖了耶稣;另一个是犹达斯后来懊悔,说自己「出卖了无辜者的血」,拿了银钱要还给司祭长,但司祭长不肯接受,便「把那些银钱扔在圣所里」。

这两个情节都可以在匝加利亚先知书的「牧人的比喻」中找到出处。在这个比喻中天主自比为以色列人的牧人。但是以色列人对天主不恭敬,把天主视作佣工,工资是三十块银钱。天主不高兴,命先知把那三十块银钱投入圣殿的宝库。天主又折断他手中的两根棍杖。这两根棍杖,一根叫「爱护」,另一根叫「联合」。天主折断这两根棍杖,表示他废除了他与以色列民族缔结的盟约。圣玛窦福音援引同一比喻,是要暗示耶稣是新盟约的缔立人。

此外,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分别谈到耶稣苦难的二面:受凌辱和显光荣。读经一讲上主的仆人,意谓着耶稣在受难时自谦自卑,甘心忍受凌辱。读经二是一首赞美诗和信德宣言。耶稣愈自谦自卑,甘心受凌辱,天主就愈举扬他,赐给他一个名号,超越一切名号。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说过,在现行的教会礼仪中,圣枝主日是苦难主日的开端。在圣依纳爵所撰写的《神操》一书中,耶稣荣进耶路撒冷,也是该书第三周默想耶稣苦难的第一个题目。在这一周中圣依纳爵提出的箴言是:「与耶稣同受苦难;与耶稣共享福乐」。这也是本主日弥撒礼仪给予我们的讯息和教导。这对那些曾经受过严重考验,并仍在考验中挣扎和坚持信德的兄弟姐妹们,应该有很大鼓励和安慰的作用吧!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